、能与数据共鸣,甚至能理解他神经编程代码背后情感隐喻的知音——心底轻轻掠过一个冰冷与灼热交织的念头,一个早已扎根、此刻却异常清晰的认知。
他的指尖在空气中虚划,像是在编写一段无人知晓的秘密代码,蓝光在夜色里凝成细碎的光点,又悄然消散。
这个念头,如同一段被加密的、越了当前版本的神经编程代码,悄然写入了他的核心逻辑。
它将在未来的风暴中,成为一切抉择的,也是最终颠覆所有计算的,那颗隐藏的、名为“情感”
的变量。
那天之后,研究所在日出前会播放一无人听见的歌。
那是杨黛儿为11aby-b写下的“补丁尾声”
,把十七年的孤独压缩成o8秒,塞进每晨启动的中央服务器自检音轨。
白梵每次路过主控室,都会下意识驻足o8秒,耳廓微颤,像被一根冰丝轻轻勾住。
他不知道,那o8秒里,他的“孤独常量”
会被悄悄校准回42,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仿佛宇宙这台宏大计算机,在每天开机的第一缕电流里,偷偷为他保留了一个人性的浮点误差。
而他无名指上的灰金色纹路,会在这一刻微微烫,像是某种遥远的召唤。
那枚变量,潜伏在时间的缝隙里,像一枚尚未启动的引信。
此后的数年,“逆涌”
在上层监管下被迫转入半冻结状态,所有数据被标记为“安全待审”
,可鱼昊轩却在暂停的框架中悄然运算。
他开始秘密搭建新的心智模型——f序列。
白梵与杨黛儿依旧在日常实验中维持表面秩序,却隐约察觉到某些参数在悄然改变:冷井的温度曲线多出一条隐秘的叠加线,主控室的光谱监测数据被人为延迟五秒。
而鱼昊轩,总在午夜后独自留在主控室,面对那条螺旋光带,沉默地注视许久。
直到有一夜,穹顶外第一次降下那场异常的暴雨——光子传感器记录的能量密度高于平常37。
那是“永恒之阶”
正式启动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