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被修改,以加强文官的行政功能和减轻政府的专制作风。
“娘的,他们怎么敢的!”
朱元璋这下子算是绷不住了,狠狠的拔了他的逆鳞。
他好不容易掀起大案,就是为了加强皇帝的集权统治。
结果这大孙子上位,还要恢复旧制。
过阵子他是不是要搞新大明!
跟大宋一个样,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啊?
为了贯彻这些改革,建文帝把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都提升为行政负责官员。
裁掉中书省以后,明太祖曾经决定,国家一切事务都必须由他一人作为行政首脑来裁决。
因此,翰林学士们和六部尚书只有建议权和在政府中执行命令之权。
当新皇帝召集这三位士大夫来“参国政”时,这种局面就结束了。
他们是实际地在管理政府。
这样做就极大离开了大明第一位皇帝所定下的制度。
因为建文帝的顾问们现在被置于在六部之上施政的地位。
他们现在又制定政策,又执行政策,极像从前某些王朝中的丞相的所作所为。
他们仅仅缺少丞相的头衔。
没有这个头衔只是形式上尊重明太祖的祖训录,因为祖训录是严格禁止任命丞相的。
朱元璋回过味来了,原来根子在这里,后面的皇帝有模有样的学到了。
“父皇,他们不尊祖制啊,公然违背先皇定下的政策!”
朱棣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为他自己将来起兵往回找借口。
“哎,话不能这么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一死,新皇帝就会有自己的执政理念,难不成老皇帝还能从陵寝里蹦出来制止不成?”
王布犁看似给解释了一遭,实则是火上浇油。
朱元璋的脸色十分难看,幸亏周遭比较昏暗。
朱棣见王布犁说话如此大但,也是点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说实在的,他现在很想知道自己率领八百人反推中央朝廷,死的有多么壮烈!
亦或者能够成功?
朱棣内心开始盘算着朝中的老将以及年轻一代的将领们,到了那个岁数还能不能活着,活着的年轻将领自己能不能打过?
其中沐英以及蓝玉这两个人作为对手,朱棣觉得还是认为有些为难的他。
“建文帝听了方孝孺的话把六部尚书从二品提到了一品,又在尚书和侍郎之间加了一个侍中之职。
这种制度上的改变把六部尚书提到了与都司同级的地位。
自从废除丞相之后都司类似现代军区比任何文官的品级都高。
因此,在他有意识地把官府牢牢控制在文官手中时,六部尚书的地位和权威提高了。”
“果然是奔着大宋的模式去了。”
朱元璋指着巨幕说道:“先把文官的地位提高,然后在借机打压武将的位置,好好好,朕倒是清楚他们是怎么输的了。”
“输了?”
“我竟然赢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棣整个人头皮发麻。
他知道自己老爹不是第一次进入仙境,以前跟他大哥不定进入了多少次。
原来自己靖难成功当了天子了?
朱棣可不觉得自己依靠八百人兵谏成功后,还会假惺惺的找个人当傀儡皇帝。
咱都这么厉害了,凭什么不能自己当皇帝?
况且我也是太祖的儿子!
王布犁也适时的在脸上表现出惊讶之色,忍不住开口道:“可以老四,没成想你还有当皇帝的命呢!”
“我,我也没想到啊!”
朱棣忍不住开始傻乐。
他如今的阅历跟以后的阅历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说明朱允炆这个新皇帝,干的实在是不咋地,拥有那么多的人马竟然被你八百人都给打败了,不得不说暴露出来的绝不止是这一点打压武人的缘故。”
“不错。”
朱元璋也适时的开口,他虽然想要让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