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第229章 229收税是头等大事

第229章 229收税是头等大事(4 / 5)

严重,不像城内容易发生内涝。

勤劳的百姓冒着雨都在田里排水,免得家里没了收成。

如今这群人听着王布犁念着皇帝的布告,说是不感激那是假的。

这下子家里的粮食多了,还能把“降价”的宝钞当做赋税交给官府,怎么想他们都是占了皇帝的大便宜啊!

王布犁听着百姓们对朱元璋的歌功颂德声音,其实蛮单调的,因为他们也想不出太多的词来。

总之朱皇帝现在是个好皇帝了。

毕竟夏粮没收,秋粮又让他们占了大便宜。

可除了夏秋两税之外,百姓还要承担另外一项赋税,那就是草料。

这是必须要交的。

毕竟老朱已经准备好要去干吐蕃残部了,人吃的粮食充足,战马吃的也不能少。

草主要是稻草。

料主要是黄豆、黑豆,都是用来供应官府和军队饲养牲畜和战马的。

应天宁国等六府距离南京较近,各输草料,每重租田一顷十六束,轻租田加倍。

所以连王布犁的小黑子都是吃的官家草料,用不着自己另外出钱供养马匹。

王布犁看着远处的流过的河水,用不了多久这里也该繁忙起来了。

京师皇室、官僚、士卒消费的粮食,绝大部分来自南直隶各府并浙江、江西、湖广等地,为了避免农民送粮皆是耗费在路上,全都走水路。

尤其是南京周遭,老朱盖了大批粮仓用来存粮。

洪武永乐两朝,大明同蒙古人之间半个世纪的战争,便经常从这里拿粮食调到边军。

朱棣二征瓦剌的时候,调动了超过二十万民夫,三十万头驴,运了接近四十万石粮食前往塞外,支撑战争。

王布犁轻磕马肚,摸了摸跟着自己吃皇粮的大黑马。

老朱前期为了支撑辽东战事,是想要用海路的运粮的,从南京这里到直沽天津,朱棣成功后改名,结果遇到风暴,船只到了镇江就回来了。

老朱也不死心,又派人运粮,结果这次遇到风暴,船翻了四十余艘,死了近千人,这才彻底放弃海运,转而想要漕运。

但是济宁北边南旺地势较高,北注的水不流,反而形成倒灌,南旺一带冬春季经常没水,运河无法畅通。

只能水路都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于京杭大运河的事,王布犁并不清楚还需查一查。

但是海运想要不遇到风暴,那不得选时间吗?

如此才能有效避免船只覆灭。

但目前而言,大明高层好像没有多少人懂这个知识,自然也就没有人告诉老朱该怎么做。

永安村。

王布犁终于借着办公差的借口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地。

这一次是看望新搬来的工匠家眷,顺便看看他们把铁炉子什么的成品做出来没有。

待到冬天了也好发卖给朝廷,正好把这个加工场给转起来,也算是给朱明秀搞点产业。

“驸马爷,您掌掌眼。”

工匠头子付家乐把铁炉子给拿出来请王布犁过目。

全都是按照驸马爷的图纸给做的,尤其是还用了一下烧了烧。

“嗯。”

王布犁只是瞧了瞧,这玩意其实没什么难度,要是有机器拿就是冲压件。

奈何人工都是凿吧出来的。

“煤的温度高些,不会把这炉子给融化吧?”

“不会不会。”工匠付家乐连忙保证:

“除非是那种上好的煤连绵不断的烧,能把这炉子给烧软喽。”

王布犁轻微颔首,大明也用不着什么上好的煤,他索性站起身来:

“告诉兄弟们加紧干,技术要过得去,咱是计件给分红的,若是后期出现了问题,可是要追责的。”

“驸马爷,您就瞧好吧,咱绝不敢坏了驸马爷的名头,要不然咱在新房里住的也不踏实。”

“好。”

王布犁拍了拍沾了灰尘的手:“待到不忙的时候,我会去国子监找人来这里给大家的孩子教书的,这暖炉子正好用

最新小说: 灭世魔龙三岁半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背欺里火宿 火烧黎明 破怨师 九娘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学鸳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