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第229章 229收税是头等大事

第229章 229收税是头等大事(3 / 5)

王布犁他只是个典史,而且陛下也觉得他年轻,并没有把他往上提的想法。

如此一来,用不着跟王布犁成为同僚,那也就不用时刻担忧自己的前途了。

这阵子已经开始收税行动了,朱元璋施行的是两税制。

虽说朱元璋定下的拾一之税,但目前而言并没有按照这个税率收税,而是某些地方重税。

然后今年老朱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改变了交税的法子。

王布犁看着老朱给县衙的布告,令百姓以银、钞、钱、绢代输,银一两,钱千文,钞一贯,皆折输米一石。

小麦则一石折纳粮银八钱,钱八百文或者钞八百文。

麻布一匹,折米四斗、麦五斗。

看来这两年户部收的粮食足够多,已经把重点放在了麻布上面,用来制作军服。

至于朱元璋竟然认同等价收宝钞这件事,还王布犁心中蛮意外的。

一向抠逼的朱元璋,怎么能回收宝钞呢?

他真赚到大钱了?

尤其是打着今年下大约水灾的旗号,朕知道百姓欠收,所以才把粮食留在民间,朕不能让百姓饿肚子。

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着实是让王布犁觉得朱元璋他想要洗白似的。

倒是知县吴卫给解释了一遭:

“屯田收效,军粮无虞,京师粮食储备足够两年之用,故而陛下已经允许南方诸多布政司并收折色,并不用主抓粮食。”

“明白了。”

王布犁叫人把天子的布告立即印刷出来,派人传遍江宁县各个乡村。

收税是头等大事。

整个县衙的人都要为这件事服务。

今年的夏粮在江宁县已经被免了,百姓们顺便还被朱元璋给发了宝钞作为赏赐,但是秋粮的收缴不能超过明年的二月。

特别是京县,你必须得早早完成才行。

因为按照规定是不能超过十一月的,若是有稽违堪合者,皆坐死。

那些时间,都是给距离南京远的省府留的时间。

王布犁带着布告出城前去宣布,这也是典史的分内之事。

干不好就要受到牵连。

“皆坐死”这个刑法非常严重,所有与之有关系的亲朋都要受到牵连而死。

其实只要战争过去,对于普通百姓都是极好的。

因为老朱规定,百姓逃到他方,只要你在当地开荒耕垦成熟,那这块地就是你的,到官府做好登记即可。

你也就成为大明的小地主了。

这个时候便是地多人少,谁有本事能开荒,谁占的田地就多,原始股就高。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去西北边境种地,好,你开垦出来的土地,大明朝永远不收你的赋税。

于是大批量的人前往陕西三边数千里绵延开荒,就为了不用上税。

但是有着极大的风险,那就是要时刻防备蒙古人前来烧杀抢掠。

当然你是比不过老朱大手一挥赐给勋贵们的土地拥有数。

只不过随着朱元璋干掉蓝玉后,出现大批勋贵主动退田以表自己忠心的事情。

上元县不仅有民田,还有不少的官田。

比如给王布犁划分的田地,以及两宋金元遗留下来的官田。

这些几乎都是元朝皇帝赐给内附的维吾尔上层人物、府衙、驿站等等前朝的熟田,全都归了大明所有。

朱元璋也并没有把这些官田都赐下去。

毕竟这些田都是上好的田地,全都是入国库的。

现如今朱元璋还没有制定各个阶层采取优免赋税政策的昏招呢。

对于地少的贫民没有规定起征点,另外又给达官显贵们田赋优免权。

如此一来,便是大明田赋制度败坏的加速剂。

没有功名的庶民地主,为了逃避田赋,往往将土地寄予贵族缙绅名下,从而造成田籍的混乱。

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大明后期都收不到赋税。

王布犁骑着小黑子在乡间溜达,秋粮皆是以米皮谷为主,周遭百姓其实受灾并不

最新小说: 回到汉朝当大佬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不学鸳鸯老 灭世魔龙三岁半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九娘 火烧黎明 背欺里火宿 破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