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漱秋第二讨厌的人是装逼的人,最讨厌的是比他还能装逼的人。所以表情一瞬间变得不太好看。
他的两位哥们儿对视一眼,双双也在一旁坐下,哥们儿之一说:“听说,石漱秋把你推荐给了《古城》,结果你被退稿了?”
赵沛霖眉头一皱:“石漱秋推荐的?”
王子虚也是眉头一皱:“你怎么知道我被退稿了?”
……
吴主编进了总编室十分钟,杨编就在忐忑中度过了十分钟。
此期间他不断催促同组编辑们快审稿,恨不得在吴主编出来前把稿子审完通过。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王子虚的这篇稿子60万字,放在任何地方都能算大部头了,一个星期都未必能看完,更别说还得审了。
同组的编辑一边看,一边唏嘘不已,转过头来感叹道:
“我靠,强啊杨编,这个王子虚有点东西。”
另外一个编辑也加入了话题:“上次他那个《野有蔓草》就写得很不错,听说也是给其他杂志投了没人要,转投的我们,结果捡漏捡到宝了,没想到他还有这么牛逼的货,杨编,我有时候真的羡慕你的狗运。”
编辑之一问:“他投什么杂志被拒了啊?”
“他当时是新人,不知道规矩,跑去投的《获得》和《现代》。”
那位编辑一吐舌头:“那确实是萌新操作。也幸好投的是这俩杂志,要是次一点的,我们也不好收了。”
“所以说是捡到大漏了呀!”
杨编低声说:“知道是捡漏就快点审,免得夜长梦多,这篇稿子我们还不一定能拿下呢?”
同事手捧着他的草稿道:“光看这个开头就初见端倪了,怎么,部里有阻力?”
杨编小声说:“太长了。”
同事低头又看了眼,也压低声音:“长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们也不能老是停留在舒适区,就因为长而拒绝这么好的稿子,太保守了吧?”
“说得对!”
两人身后忽然响起申主编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回头,发现申主编眉头紧锁。
“我们的杂志以前号称‘文艺先锋’,发掘了那么多新锐,因为那件事,竟然一转而变得越来越保守。”
杨胤和同事均是默然。申主编说的那件事,差点害得一位如日中天的作家陨落,也让杂志风格越来越保守,所以那事一直是部里的伤疤,平时很少有人提起。
终于,总编室的门开了,吴主编趾高气昂地走出来。
他面无表情,眼神闪烁,杨胤却总觉得他没憋着什么好屁,心里有些玄虚。
“申主编,还有杨胤,总编请你们进去。”吴主编走过来说。
杨胤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