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关键。
“武朝的盐还不够吃”
李唐卿回答说:“山农省有晋城盐池,平原省在渤海湾有长芦盐场,胶东半岛自古以来也是产盐区。”
“黄淮省之前盐够吃的,就没有在海边再开盐场,如今虽然得了蜀中井盐,但是东西两千余里运输不便,就打算把淮河盐场收拾一下,扬州主要还是漕运用,主要从扬州东北的盐城县取盐。”
“这样就近取盐,省了长途运输的人力物力,价格也能便宜下来。”
王明允点了点头。
海边都是海水,但是盐场需要气候地利,太靠近入海口的地方因为淡水入海,含盐度太低。
北方气候好,不经常下雨,还有广阔的沿海滩涂地可以用来晒盐,效率和成本都低于煮盐。
目前最大的几个盐场都已经落入了武朝的控制。
王明允笑着说:“江南苏浙地方也都在造盐,你们那里一斤盐多少钱”
李唐卿也有对账的兴趣,如实回答说:“一斤盐五十文钱,今年粮食丰收,一斤麦四文钱。”
王明允同样熟悉物价,“我们那里一斤四十文钱,米价因为这两年时候不好,现在一斤米从年初的千文钱,降到了二十文钱,麦子价格因为武王送来了不少粮食,一斤十文钱。”
“等明年米价就平稳了,最近朝廷也在鼓励农桑,圣上认为武朝乃是兄弟之国,愿意把军费用来采购北方的粮食铁器,结万世之好。”
王明允举起酒杯,李唐卿也举起酒杯干杯喝酒。
白酒入喉,王明允呲了一口气,叹道:“这酒甚辣,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喜欢这酒。”
李唐卿笑道:“王尚书有所不知,这山农酒是用麦子酿造的烈酒,一百斤麦只能造出四十斤山农酒,主要是劳累后喝酒解愁。”
“此酒容易醉,北方胡人甚爱此酒,尤其是入冬之后在家无事就喜欢喝酒,一坛酒可以换四五两银子。”
“契丹人也喜欢这酒,那里天寒地冻,需要喝酒暖身子,经常会派人绕路从草原到武州买酒和粮食,多用女人和药材换,圣上和他们做生意,称他们为辽人,他们自己也称呼自己是辽人了。”
李唐卿笑了笑,心中悲苦寂寞或者有烦心事的时候,这种容易醉人的酒就像是产生痛感的刀子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王明允听到后大感神奇,旁边武将跟着劝酒,于是就又喝了一盅。
“哈哈!果然几杯酒下肚,就有些不清醒了。”
王明允醉的很快,这酒确实是上头。
李唐卿也没有说什么,看着桌边高兴喝酒吃菜的文官武将还有宦官,也微笑又喝了一盅。
坏处都说了,却也喊不醒人。
一场酒局散后,几个醉醺醺的文臣武将都回去睡觉。
李唐卿站在城墙上,看着对自己完全不防备的文朝人,不禁露出了苦笑,紧接着在城墙上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