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来,必有诈也,云防之。(言之有理!)
子龙言: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云今日必当擒之!(骄兵必败!)便跃马而出。
魏将潘遂出迎,战不三合,拨马便走,赵云赶去,魏阵中八员将一齐来迎,放过夏侯楙
先走,八将陆续奔走。
赵云乘势追杀,邓芝引兵继进,赵云深入重地,只听得四面喊声大震,邓芝急收军退回,
左有董禧,右有薛则,两路兵杀到。
邓芝兵少,不能解救,赵云被困在垓心,东冲西突,魏兵越厚。
时云手下止有千余人,杀到山坡之下,只见夏侯楙在山上指挥三军,赵云投东则望东指,投西则望西指,因此赵云不能突围,乃引兵杀上山来,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上山(此方是用兵之道也!)。
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传言:当年若不是曹操有令“要活子龙”,赵云已死在曹军中!),且待月明再战,却才卸甲而坐(冷兵器战场之上,可以“卸甲而坐”,奇哉!),忽四下火光冲天,魏兵杀到,皆叫言:赵云早降!(围则灭敌之士气,不攻则去敌之必死勇武之心)
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万箭齐发,单人再勇也无济于事!),人马皆不能向前。
云仰天叹言:云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三、乘势而上
忽东北角上喊声大起,魏兵纷纷乱窜,张苞杀到,持丈八点钢矛,马项下挂一颗人头。
苞见了赵云言:亮恐云有失,特遣苞引五千兵接应,闻云被困,故杀透重围,正遇魏将薛则拦路,被苞杀之。
云大喜,即与张苞杀出西北角来,魏兵弃戈奔走:关兴从外呐喊杀人,提偃月青龙刀,手挽人头。
兴言:奉亮之命,恐云有失,特引五千兵前来接应,却才阵上逢着魏将董禧,被兴一刀斩之,枭首在此,亮随后便到也。
云言:二将军已建奇功,何不趁今日擒住夏侯楙,以定大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张苞闻言,遂引兵去了,兴言:兴也干功去。遂亦引兵去了。
云回顾左右言:苞、兴两个是云子侄辈,尚且争先干功,云乃国家上将,朝廷旧臣,反
不如此小儿耶?云当舍老命以报备之恩!引兵来捉夏侯楙。
当夜三路兵夹攻,大破魏军一阵,邓芝引兵接应,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夏侯楙乃无谋之人,更兼年幼,不曾经战,见军大乱,遂引帐下骁将百余人,望南安郡
而走(保命秘诀——打不赢,跑!)。
众军因见无主,尽皆逃窜,兴、苞二将闻夏侯楙望南安郡去了,连夜赶来。
楙走入城中,令紧闭城门,驱兵守御,兴、苞二人赶到,将城围住,赵云随后也到:三面攻打。
少时,邓芝亦引兵到,一连围了十日,攻打不下。
四、计取两城
诸葛亮留后军住沔阳,左军屯阳平,右军屯石城,自引中军来到,赵云、邓芝、关兴、张苞皆来拜问诸葛亮,说连日攻城不下。
诸葛亮遂乘小车亲到城边周围看了一遍,回寨升帐而坐,众将环立听令。
诸葛亮言:此郡壕深城峻,不易攻也。众将如只久攻,倘魏兵分道而出,以取汉中,亮军危矣。
邓芝言:夏侯楙乃魏之驸马,若擒楙胜斩百将。今困于此,岂可弃之而去?
诸葛亮言:亮自有计,此处西连天水郡,北抵安定郡,二处太守,不知何人?探卒答:天水太守马遵,安定太守崔谅。
诸葛亮大喜,乃唤魏延受计,又唤关兴、张苞受计,又唤心腹军士二人受计,各将领命,引兵而去。
诸葛亮在南安城外,令军运柴草堆于城下,口称烧城(疑兵之计,牵制敌军!),魏兵闻知,皆大笑不惧。
安定太守崔谅,在城中闻蜀兵围了南安,困住夏侯楙,即点军马约共四千,守住城池。
一人自正南而来,口称有机密事,崔谅唤入问之,答:其是夏侯楙帐下心腹将裴绪,今奉楙将令,特来求救于天水、安定二郡。南安甚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