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盘子里熠熠生辉的首饰,太晃眼了!她不自觉地把儿媳的手攥紧了些,心中感叹:这就是富贵人家啊!院子里堆着奇形怪状的石头,引着活水渠,养着光看不吃的五彩锦鲤,连赏个花都能拿出这么值钱的东西随意送人……她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一位与冯夫人有几分相像的夫人开口道:“谢夫人是打算作画,还是作诗?”
小桃含笑道:“见过袁夫人!我是村野出身,不善写诗作画。今日能饱览名菊,已是幸事。”
袁夫人微愣——这谢夫人竟能认出素未谋面的自己,显是知道自己是冯夫人的表姐,看来早有准备,绝非善与之辈。她随即笑道:“不过是大家图个乐子,谢夫人你们这些小娘子都参与才热闹。” 她刻意将小桃归入“小娘子”之列。
一众未出阁的小姐和年轻夫人们都兴奋起来。学了多年才艺,谁不想有个扬名的机会?尤其是刚成婚没几年的夫人们,平日里多是管家理账、应付琐事,难得有机会展示才情,自然不愿错过。
小桃看着眼前铺开的洁白细腻的宣纸,沉默片刻。太仆寺少卿老夫人和冯夫人瞟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冷笑。
杨夫人也在一旁笑着劝道:“谢翰林才华出众,谢夫人想必也是才貌双全。今儿就让我们大家见识一番吧?”
小桃淡淡一笑,不再推辞。她提笔蘸墨,落笔行云流水,写下两句诗: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旁边的杨夫人不经意瞟了一眼,脸色微变——她万万没想到这村野出身的谢夫人,竟能写出一笔好字!这手字沉稳中透着飘逸,秀丽而不失风骨,许多科举出身的才子都未必能及。
男宾那边率先拿到女眷们的诗作。负责初评的是今年新上任的国子监司业陆大人。他正是工部侍郎的女婿,也是小桃的同乡,曾在远山县任县令。他随意翻阅着诗稿,目光扫到小桃那幅字时,手顿住了。诗是前朝元稹的名句,但这字……行笔动静相宜,沉稳典雅中又见流畅飘逸,秀丽而不失筋骨。这字与自己有五分形似,却又脱胎而出,自成一格。他立刻断定,这定是周大人家那位同乡亲戚、谢夫人所书。
旁边的男宾接过去一看,也忍不住赞叹:“难怪陆大人看得入神!大家瞧瞧,这诗虽是前人所做,但字是真真的好!我自愧弗如,这一票我定要投给她。”众人传阅一遍,纷纷议论女眷中竟有书法如此精湛之人。
晚到的宣王,一向以醉心诗词书画、不恋权势的闲散王爷形象示人。他接过女眷诗稿,一眼便被那幅字吸引,赞道:“噫!今日竟有书法造诣如此之高的女眷!难得,难得!”
众人附和:“字确实是独一份的好!只是这诗是前朝大家的……”
宣王大手一挥:“无妨!本王就欣赏这字的风骨!”
轮到评选画作时,大家草草看过,并未发现特别出彩的新意之作。
杨夫人身边的嬷嬷回来禀报:“回夫人,男宾那边结果出来了。”
小桃名列第一。另外两位官家小姐分获第二、第三。
杨夫人笑容有些勉强:“想不到,谢夫人深藏不露,真人不露相啊。”
小桃谦逊地淡笑道:“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