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次机会。”
迪特·考斯里克目光一闪。
宁昊不重要,花旗国也不重要。
借此机会,利用宁昊吸引更多东大电影导演,以及来自于东大的资金最为重要。
花旗国一贯喜欢蛮干,不是一次两次,但对于欧洲,特别是西欧来,他们有自己的逻辑。
西欧,特别是德国、髪国、英国眼里,它们是成熟的大人,花旗国不过是莽撞的孩。
它们可以通过更深的规范和历史习惯来影响花旗国,外交、文化等方面都是如此。
欧罗巴指定方向,花旗国负责执行。
当然,有些时候花旗国喜欢强上,欧罗巴愤怒之后也会慢慢享受。
简单来:虽然欧罗巴天下无敌但是选择文化胜利。
颁奖典礼开始。
电影宫的穹顶暗了下来。
十六盏水晶吊灯收敛了光芒,只剩下大银幕的冷光在观众席上流淌。
电影节的模式,国内国外都差不多,颁奖典礼通常按“次要到主要”的顺序进行。
金熊奖是颁奖典礼的压轴奖项,作为电影节最高荣誉,在典礼的最后阶段颁发,以保持悬念并凸显其重要性,以最高潮结束活动。
而为了突出评审团,主竞赛单元的核心奖项如金熊奖、银熊奖都由评审团宣布,以此显示评审团的权威和独立性。
只有部分次要奖项或特别奖项,才由嘉宾直接宣布。
邀请的知名电影人、往届获奖者或特邀嘉宾作为颁奖嘉宾,他们负责颁发奖杯或进行串场介绍,更多承担礼仪性角色,主要负责暖场。
很快。
单元次要奖项颁发完。
到了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主席王佳伟与其他评审团成员共同颁奖。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葛洛莉亚》,保利娜·加西亚。”
最佳女演员宣布时,余楠不由自主握紧了拳头,身体绷紧,听到不是自己,失的往后靠,然后瞟了眼镜头,又微笑鼓掌。
最佳男演员奖。
黄博紧紧盯着颁奖嘉宾手里的信封。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渺生一页》,纳齐夫·穆伊奇。”
奖项选,黄搏和余楠一样,都很失。
“最佳编剧银熊奖,《紧闭的帘子》,贾法尔·帕纳希。”
随着奖项一个又一个的宣布。
黄搏咕哝了一句:“不会耍我们吧?”
宁昊不语,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座椅扶手。
他的思维仿佛超脱了身体,站在更上方看着自己,也看着别人。
空气里漂浮着刺鼻香水味道,前排一位髪国女演员的体味,让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
王佳伟宣布:“最佳导演银熊奖,导演克林·彼得·内策,罗马尼亚《孩子的姿势》。”
《孩子的姿势》剧组传来欢呼声,宁昊站起来祝贺。
导演有些兴奋又有些失,拥抱之后上台。
按照电影节惯例,拿了最佳导演,他们剧组到此为止。
柏林电影节的有六座银熊,和一座金熊奖,金熊奖作为最高奖最后颁发。
银熊奖之中,评审团大奖Silver Bear Grand Jury Prize,是银熊奖里面含金量第一,最佳导演次之,在所有奖项里,只能排名第三。
大银幕开始轮播五部评审团大奖入围影片的片段。
片段里,黄搏驾驶的破卡车撞开戈滩的晨雾。
灯光渐次暗下。
宁昊感觉徐征看过来,悬在空中的思维,一下子回到了身体,不由紧张起来,下意识松了松领带。
“评审团大奖,美国,《雪崩王子》。”
《雪崩王子》的导演大卫·戈登·格林跳了起来,黄搏和徐征难掩失望。
两人失望的点不同,黄搏因为没获奖失望,徐征是觉得计划要破产了,最有可能得奖的最佳导演和评审团大奖都不是《无人区》。
宁昊则大大松了一口气。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