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能合作,也不会得罪一个新生导演。
然而如今获奖也就是获奖。
国内流行的操作,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是把国外当做一个梯子,用来在国内扬名。
宁昊这种在商业上有所成就,却又得罪沈三通,然后往文艺电影发展的导演,张紫怡真不好形容。
明明是沈三通之外,新生代第二位破亿票房的导演,大好的前途,没跟着沈三通混也就罢了。
最近,还和沈三通几乎撕破脸,阴阳沈三通挂名抄袭。
先不沈三通拉了她一把,就算没有,张紫怡也不想和这种蠢人走的太近。
李名谦虚道:“要不是王导做评委席主席,肯定你们机会更大。”
余楠则是羡慕:“你的宫二也很精彩。”
《一代宗师》拍成了《宫二传》,再加上之前的孟冬传记,张紫怡这是真要翻身了。
和前世不同,张紫怡翻身靠的是孟冬传记电影,有票房有口碑,《一代宗师》当然重要,但在这一世只是锦上添花。
面对《无人区》团队的热情,张紫怡反应很冷淡。
和宁昊更是保持了距离,简单打了招呼便不逗留。
见张紫怡如此高傲,余楠面色不由微微一变:“真当自己国际章了?”
“算了。”
宁昊当然知道为什么。
类似的事这两年发生过多次,最近更是不少人视他为瘟神。
宁昊的视线掠过媒体区后方悬挂的《无人区》巨幅海报,徐征布满血丝的眼睛占满整个画面,瞳孔里倒映着盘旋的秃鹫群。
只可惜剧本已经写好,但写的人不是沈三通。
现在做的事甚至不算沈三通的意志,只是展露倾向和爱好之后,徐征为了讨好他,不断给他施压推进。
突然想起那年他也意气风发。
那个时候,BJ工作室的窗外飘着这样的雪,他不会感觉凄凉。
当年,宁昊可比徐征、黄搏地位高。
脑海闪过在一些人蛊惑之下,又被马奔腾的条件打动,庆功宴上和沈三通摊牌的场景。
《黄金大劫案》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无人区》兜兜转转怎么多年。
也罢。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这次电影节,便了结因果。
走入电影宫。
宁昊凝视着电影宫穹顶的星云投影,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沈三通输一次。
给电影留下基本的尊严。
“宁导,走下去!”
王晓帅过来和他打招呼:“《无人区》一定可以在这个艺术殿堂完成华丽蜕变,展现中国电影人在国际舞台上的思考与突破。”
宁昊嘴角微微一抽:“艺术上,我还是差一点。”
“可以学。”王权安也过来给他加油。
他们都知道柏林电影节,以及欧洲三大都很看好宁昊,关键是国际片商很看好,以后宁昊会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一旁的余楠和伊莎贝尔·于佩尔,交流表演中的动物性特质。
王权安也是大大方方社交,都是场面人,不是事。
“这个表态.”
柏林电影节艺术总监迪特·考斯里克,拿到宁昊的采访皱了皱眉。
宁昊始终有所保留。
作为柏林电影节的核心策划者,如何保证奖项给到合适的人,是基本能力。
奖项归属不是指定。
直接干预的手法太低端。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电影节,组织流程自有一套体系,评审团成员组建、入选主竞赛单元名单
几个步骤下来,奖给谁,基本上心里都有数。
不过迪特·考斯里克的权限很大,只要没开奖,直到此刻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介入。
文艺电影特别吃财政和渠道,艺术院线靠财政拨款,发行版权也只掌握在少数几个渠道手里,不听金主话的文艺电影人没法走下去。
而宁昊显然不是没有选择的文艺导演,这是迪特·考斯里克所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