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历3771年11月30日戌时
长命馆
院中的各类药草共同聚成独属于长命馆的独特气味儿。
院中石桌台前彼时正坐着两个神色各异的身影。
“老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夜无寒问道,声音听不出太多个人情感。
“哎——”白仁生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长息一声,眼神又瞥向桌上的那些作呕的资料,才悲天悯人道,“‘烂根瘟’啊‘烂根瘟’,竟果真非天意,却是人为。”
悬壶济世者,于疑难杂症,多是畏而不惧,然倘若人为,更觉无可奈何,痛心疾首了。
“教主大人。”白仁生捏了捏拳头,咬牙道,“扶桑乃是小国,若真单单只是一个平世部队,还得不到如此大的支撑,竟敢与河洛进行对抗,我以为,其背后定是有更大的势力作为其保护伞。”
夜无寒赞同地点点头:“嗯,我也这么觉得,那你以为,会是何人?”
白仁生摇了摇头:“对于这件事,我不敢妄加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品性也好不到哪里去。并且这些极有可能涉及到国际性的矛盾。”
“那你的意思是?”夜无寒自知在这些政治方面不如白仁生,也不敢轻易决断。
“不妨……”白仁生闭着眼思考了一下,随后猛地睁开眼,“不妨我们就把这些东西以极夜教之名交与皇宫如何?一来,我们极夜教如今与皇宫的交往还算不错,如此更是可以增添彼此之间的信任,还可为其展示我教的能力;二来,便是如此大的风险转移给承受能力更强的中央,让中央去解决总比我们自己干得好,还能节省资源,况且中央的信服力肯定更高。”
夜无寒仔细揣摩了一番,瞬间觉得此法之妙,答应下来道:“好,那就这么办。老白,这件事全权交与你负责。”
白仁生也是精神百倍起来:“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
太极殿
“啊——!”
“砰!”
李渊龙颜大怒,狠狠地抓起一盏琉璃杯摔在地上,破碎的声音震得整个朝堂无人敢抬头。
“小小扶桑!蕞尔小国也敢犯我河洛!”李渊粗重的喘息声在太极殿内回荡,指节因攥紧龙椅扶手而发白,“‘烂根瘟’害死我多少子民,竟都是这群倭寇暗中作祟!传朕旨意,即刻点齐十万大军,踏平那弹丸之地,将其夷为焦土!”
话音未落,阶下一人已然出列,紫袍玉带微微震颤,正是尚书左仆射裴寂。
他躬身叩首,声音沉稳如磐:“陛下息怒!臣以为不可莽撞。扶桑虽小,却常年与西域、南海诸国通商,其硫磺、砂金乃是我朝铸器、炼丹之必需原料 。
且河洛刚定中原,正需万国来朝之气象,贸然兴兵,恐被北境突厥、西陲诸国借故生事,指责我朝恃强凌弱,反倒落人口实。”他抬眼偷瞥李渊神色,又补道:“当年晋阳起兵,若非陛下慎之又慎,何来今日长安?此事还需兼顾邦交,莫要因小失大。”
李渊脸色稍缓却仍带怒容,未及开口,东宫方向已传来清朗之声:“裴仆射所言有几分道理,但未及根本。”
太子李建成缓步走出,玄色太子袍衬得他身姿挺拔,“扶桑弹丸之地,若无人撑腰,断不敢以瘟疫犯我河洛——昔日刘黑闼作乱山东,亦需借突厥之力方可成事 。依儿臣之见,当遣使者遍邀西域、海都诸国代表来长安朝会,以‘弭平疫病、共护苍生’为名,将扶桑人为投毒的铁证公之于众。”
他目光扫过群臣,条理愈发清晰:“一来可借万国之口谴责扶桑,使其陷入孤立;二来可探看各国态度,若有暗中支持扶桑者,必露破绽;三来以河洛如今的国力,诸国岂敢不从?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占据道义高地,远比贸然出兵更为稳妥。”
这番话既有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又暗含安抚各方的理政思路,恰如他往日处理山东善后时的周全手腕。
“太子之策虽妙,却低估了战场之险。”
秦王李世民的声音紧随其后,他一身玄甲尚未完全褪去征尘,显然刚从练兵场赶来。
“儿臣三年前在东海与扶桑水师交手,深知其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