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学从来不缺天才。
比如高斯这位数学王子,很多人需要三年才能够学完的高中数学知识,人家高斯只是一个下午就玩了一遍。
没人敢保证,现在在大礼堂听他分享的人群当中,会不会出现一个突然顿悟的数学天才,然后给他提出来一个非常难解的数学问题。
比如冯诺依曼这位顶级天才,他在一次参加晚会的时候,宴会女主人心血来潮,决定要考考冯诺依曼这位顶级数学家。
题目是:两列火车相距一英里,以每小时三十英里的速度相向而行,与此同时,火车上有一只苍蝇以每小时六十英里的速度朝着另一列火车飞去。
当苍蝇飞到另一列火车时,它又迅速飞回来。
就这样一直往返飞行,直到火车相撞。
问:这只苍蝇一共飞了多少英里
其实这个题目,就是一个无穷极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一般人都是一次一次地计算苍蝇的飞行路程,然后把这些结果累加起来。
虽然不难,但是费时费力。
不过这个问题有一个技巧,首先计算出两列火车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相撞,这很容易计算出来,就是1分钟。
而苍蝇每小时飞行六十英里,一分钟一英里,所以很容易得出答案就是一英里。
可就在宴会女主人说完题目的时候,冯诺依曼便几乎同步回答出来:1英里。
“太让我惊讶了,你这么快就算出来了。”宴会女主人道:“大部分数学家都没能看出这里面的技巧,而是用无穷极数去计算,这费了他们很长时间才计算出来”
冯诺依曼:“什么技巧我也是用无穷极数算的”
这就是顶级数学家的大脑,他们的运转速度非常快,堪比计算机。
这种看似很难解的问题,但在每秒运算速度两千、上万次的计算机面前,那就是瞬间被解答出来。
然而,在现实的科研项目当中,有太多太多这样需要重复计算的数学问题,甚至还有涉及到拓扑量子、代数几何等领域的问题。
庞加莱猜想被提出来的时候,为什么大半个世纪都没有人能够解出来是当时没有那么多顶尖数学家么
并不是,而是因为这道题太难了,连亨利庞加莱这位十九世纪后四分之一和二十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天才,也没能够解出来,更何况其他人
这就是为什么数学界会如此崇拜天才的原因。
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王多鱼自己也有解答不出来的问题,假如现在大礼堂这边有人提出跟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强解有关的问题,他也未必能够解出来呀
众所周知,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是当前数学物理工程等各领域都会涉及到的问题,特别是航天航空领域,更是迫切需要解决这道题。
如果能够推导出来,那么人类在大气层领域,或许将是无敌的。
拿冲压发动机来举例,这玩意儿就是大气层内的发动机之王,它没有涡轮、压气机等活动部件,利用飞机的前向运动来压缩空气,进而驱动发动机工作。
冲压发动机的推进速度通常在三至六马赫之间,甚至更高。
它的工作原理也非常简单,小学二年级都能听懂。
先简单复习一下涡扇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在空气被吸入发动机后,压气机会将其大幅压缩,压力显著增加。
接着高压空气进入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油混合并被点燃,剧烈的燃烧产生了高温高压的燃气,最后这些高温高压的燃气进入涡轮,燃气的膨胀带动涡轮叶片旋转。
旋转的涡轮轴又带动风扇和压气机叶片的旋转,进而维持整个压缩和燃烧过程的持续进行。
这种涡扇发动机的速度上限是两至三马赫之间,比如协和号科技,其最高飞行速度可以达到两点零四马赫。
不过协和号客机的飞行速度达到三马赫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速过快,传统压气机自然无法有效压缩这些高速气流,空气压缩效率就会迅速下降,高温高压气流还会损害涡轮和压气机部件。
所以,冲压发动机就出现了。
去掉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