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人太多了,很多人都是中午饭还没吃,就已经去霸占位置了。
广播也同时响起,阶梯教室这边,更是有老师专门通知,所有人都转移到大礼堂那边去。
明明也才刚开学没多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二月是没有进行月度分享的,因为年前那段时间,王多鱼已经跟丘成桐他们几人针对几何朗兰兹猜想,交流了两次。
加上王多鱼自己也很忙碌,所以当时计划是改到春节之后。
春节过后嘛,王多鱼更忙碌了。
一推再推,最后在三月初,也就是前几天,苏正淮安排了一份通知,在今天的三月六号进行月度分享。
由于提前了好几天张贴公告,加上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进行分享,所以人特别多。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最近来哈工大的人,更多了。
从国外来的爱德华威腾,物理学教授都跨界而来,数学界本身的硕士博士等人,那就更多了。
没人不希望能够听王多鱼讲课,只因为杨念真他们七大弟子的论文都已经发表了,大家都能够看得到,谁不希望成为下一个马克西姆呢
然而,哪有那么简单
很多人天赋不行,努力来凑,但依然很困难。
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王多鱼的亲自指点,可惜他从来没有教过基础课程,想要旁听都不行。
因此,即便是月度数学分享,他们也趋之若鹜。
每次月度数学分享,内容深浅不一,因为大家提的问题,难度系数都不一样。
所以,只要还希望能够在数学一道走得更远,那就会继续来听课。
当然了,现在已经是一九八三年三月,从八零年年底开始的访学交流团,到现在也已经两周年零两个月了。
以前的那些硕士也差不多毕业了,博士也应该找到工作了。
这时代的硕士博士,那都是精英教育,毕业时间可不会拖个五六七八年。
已经毕业的这些老外们,有部分已经离开了哈工大,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在了哈工大,或者是进入了冰城高等研究院,亦或者跑去搞数学应用层面的工作了。
然而,还有更多的人来到了哈工大,以及这些还没有放弃数学的人,依然想要继续进步。
毕竟不管是在哈工大,还是在冰城高等研究院,想要涨工资,那都是需要有科研成果啊。
那如何让自己进步更快呢
坐在大礼堂第二排位置的爱德华威腾,已经用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来听王多鱼的课,就是进步的捷径之一。
王多鱼步入大礼堂的时候,今天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整个大礼堂并没有坐满,但也超过了百分之七十的位置都有人。
三千人的大礼堂啊,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上座率,那就是两千人出头。
不算非常多,但绝对不算少了。
今天又是一次漫长的分享时间啊!
只是扫了一眼,王多鱼几乎可以肯定这一点,他的猜测,从来不会出错。
事实证明,他猜的没错。
从下午两点开始的分享,到下午六点半,都还没结束。
从纯数学领域的数论、代数几何、拓扑等数学分支,然后到物理数学相关的弦理论、拓扑量子、镜像对称等等。
因为不仅仅只是爱德华威腾一个物理学教授,还有不少相关的物理学硕士博士,他们这些人也有自己的问题。
而这样的交流,对王多鱼本身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最起码,他对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相关理论的理解,又更深了一些。
王多鱼可从来不会小瞧这些硕士博士,不管他们是不是纯数学研究人员,只要他们真的认真思考过他们的问题,那么他们在提问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一点,他们确实没办法解答这些问题。
在数学界,是非常崇拜天才的。
数学被称之为上帝的语言,对各学科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是物理学。
媒体上,王多鱼被人称之为数学皇帝,但他从来不会自视甚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