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真正的战场在葬礼之后。
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联名上书,引经据典,称其薨之际必有深意,暗示瑾王殿下的死可能并非单纯的刺杀。
同时,与谢沧亲近的大儒在讲学中悄然抛出“天人感应”之说,旁征博引,暗示瑾王之死与神女降临存在某种神秘而崇高的因果联系。
最后,安排几个“突然开悟”的百姓自发在人潮中呼喊:“我昨夜得殿下梦中指引!殿下言其舍身,乃为铸就神翼佑我大梁,非为私情!殿下要我们……敬神护国啊!”
多方背书下,汹涌民意最终被强行扭转重塑。
最终官方未曾明说却深入人心的故事版本变成了:瑾王殿下情深义重,洞察天机,深爱着命定的神女,亦深爱着他的家国。在预见到爱人证道需历至痛之劫、国家未来需神明护佑之时,他毅然决然选择了以身为祭,全小爱且有大爱。
任映真自己如果还活着看到了都会尴尬的程度。
但不论如何,这是最合适的故事,不仅盖过最初的血腥,也用世俗的鲜花铺顺了玄璃神女脚下通往仙阙的路。
在玄璃看来,神念微动,她已然明了。因果唯在因起之处,若不能从“任映真”处偿还,那么就选择与其牵连最深之人。
宁安公主自是不二人选。
虽情之一字已是前生幻梦,但她认知到只有守护好这个任映真的血亲才能清算因果。
至于任昭昭之外其他人的喜怒哀惧、生死存亡,与她何干?
天道之下,众生皆刍狗。再卷入其他因果,徒增烦恼,绝非她所愿。
宁安公主也是投桃报李,还欲向皇帝请愿为神女铸神宫。
“她必须是我大梁的神女,也只能是我大梁的神女。”
“此外,皇兄身故,神女驻跸王府多有不便,也不合礼制。为感念神恩,敬奉神明,敕建神宫迫在眉睫。父皇那边,由我去说。”她看着谢沧:“先生,神宫所需物资,人员调配,选址营造……每一项,都需‘可靠之人’经手。”
谢沧领悟。他们可借修筑神宫这一浩大工程,名正言顺地调动国家资源,安插自己人,同时将部分势力引入监视范围。
他仰头看向自己的学生。宁安公主一身素服,手中反复摩挲着一条发带。深青色丝缎,上绣白梅,似乎是她新得的心爱之物。瑾王大婚前几日她便常常如此。
“臣定当为公主,为大梁,甄选最合适的经办人选。”
他重新低下头。
“朝堂人心,宫城风向,臣亦会留心物色……殿下正值用人之际。”
自神女证道后,皇帝不为自己死去的儿子哀痛,而是更加深信世有长生。
“父皇,”任昭昭每次见他都将声音放得极其柔和恭敬:“神宫营造,关乎国运兴衰,实不容半分差池。尤其主事营造的人选,须得既通晓土木营造之妙法,更要心志纯诚,敬天畏道,方能不辜负神女威仪,彰显父皇之至诚圣德。”
她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