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芳,环顾了一圈台下的学生。
只见绝大多数人的脸上,还是茫然。
突然面临这样的事情,错愕和无措是正常的。
但是,她要做的事,要说的话,不会改变。
“在这里,我必须感谢劳芳中学的关道思校长。”
“他的教育理念、在劳芳中学的实践,以及他带来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开启了正在发生的这场教育改革,也是其中的最大推力。”
“关校长改变了我,也改变了许多人对教育的认知。”
“没有他,就不会有现在的新衡河。”
“我也要感谢我们的老校长,陈树仁校长。”
“是他让我坚信,‘努力能改变命运’的内核不会被磨灭。”
“它需要被继承,也更需要被赋予符合这个时代的新表达。”
“最后,我还要感谢程明光校长。”
“如果没有他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我们也无法如此彻底地与过去告别。”
“更不可能实现今天这样的转变。”
王成芳脸上情不自禁地浮现起微笑。
仿佛要将新的信念,直接注入台下学生们的心中:
“新的衡河中学在我王成芳的带领下,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它将如何帮助你们走向未来呢?”
“请大家……”
“敬请期待吧!”
演讲结束了。
没有详细的方案,也没有具体的规章。
但一种前所未有的氛围在操场上空弥漫开来。
好像……真的结束了?
第三次重建的衡河中学,会是充满希望的海洋吗?
曾经这令行禁止的腐朽帝国,又会走向何处呢?
……………………
王成芳的就职演讲,将更深的迷茫扩散到了整个校园。
但接下来的几天。
衡河中学便以一种近乎颠覆的速度,开始巨变。
首当其冲,那该死的时间日程。
那张曾经被切割到以分钟计算,不容丝毫差错的日程表,被彻底撕碎重写。
每天凌晨五点五十的跑操取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直到七点半才会首次响起的起床铃。
以往密集的课程之间,更是出现了大段大段的空白。
自由活动。
多么让人感到迷茫的词汇啊。
晚上十点二十之后的强制熄灯依旧存在。
但那个象征绝对服从的入睡检查消失了。
再也没有生活老师会用手电筒强射学生们的眼睛,检查他们是否在假装睡觉。
但学生们对此的反应,更多的却还是不知所措。
清晨,许多人仍然会在5点多醒来,茫然地坐在床上。
只是听着窗外陌生的寂静。
再没有这个时间会响起的铃声了。
该做什么?
能做什么?
有人试图在寝室里早自习,却发现根本找不到那种被监视下的理所当然。
去食堂的路上,也没有了之前的狂奔。
但他们每一步,都像是在做贼。
午休的时候,躺在床上,也没有任何人来检查。
可他们,却因此而辗转反侧。
只感觉,一切都像是一场不真实的幻梦。
食堂的变革,则是最显眼的。
那些标语被撤下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软弱”规劝。
“细嚼慢咽,有益健康。”
“我们费心做出的餐食,希望你们能耐心品尝。”
“不要让书本站上菜汤,食堂内不要看书写作业。”
甚至,新的规章还允许他们在用餐的时候与同学们进行聊天。
最初的几天,很多学生依然保持着冲锋、吞咽、撤离的习惯。
但看着身旁真的有人坐下来,开始一口口细嚼慢咽。
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