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敬恩在翻看完套餐的详细介绍后,又望着丁苍询问道。
这一次丁苍同样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拿出一个名簿来,上面已经记载了百十个造像的档案,大部分都是选择了百钱造像这一计划。
但也有人选择一次性结清,只是要在三十二贯的基础上再加十六贯,基本上算是一个正常的花费。
这也很正常,毕竟就算没有这套餐,如今的龙门两侧也已经早被打得跟耗子洞似的,信众们凿窟造像的热情很高,这也是分期套餐能吸引人的根本原因。
“我要凿的窟很大,怕不是百千贯的花费便足,丁苍你能否代我询问一下你家郎君,有没有折衷之计可以助成我这一愿?”
黎敬恩在了解完这些后,顿时也变得大为意动,旋即便又有些为难的望着丁苍询问道。
丁苍闻言后便点点头:“你说,我听着,稍后便回禀我家阿郎,事能否成都给你一个答复。”
“能有多大?”
张家大宅集萃楼中,张岱听到丁苍的禀奏,便浑不在意的询问道。
他手里资金雄厚,王元宝借使的五十万贯随着飞钱资金吸纳和回笼越来越多,也正逐步拨付过来,所以现在还真不怕找上门的买卖大。
“很大!”
丁苍一脸认真的说道:“阿郎知否香山万佛沟的高平郡王窟?那是黎敬恩故主高平王所造,因为工程太大,加之神龙生变,不久后王薨、此事遂停。黎敬恩想要将这先王遗窟造成,所以来问需用钱几何?”
“高、高平郡王窟?他、他家的?”
张岱一时间是真没反应过来,这个佛窟的名头,他没来到这个世界便有听闻,是龙门石窟东山一个非常著名的烂尾石窟,也是香山万佛窟最大的一个。
后世他游览龙门石窟时,只是看了西山包括卢舍那大佛像在内的一系列佛窟,转到东山时已经有点没力气了,加上高平郡王窟所在地势比较高陡,便没有再去细致游览,只是听当时作为导游的一位师姐讲起过。
现在再经由丁苍一提醒,这可不是自家亲戚吗?那个凿窟的武周高平郡王武重规,正是他外公武攸宜的堂弟。
连日闭门读书也是比较枯燥,于是张岱表抽个时间带上安孝臣和丁青又去实地考察一番。
龙门西山佛窟开凿较早,加上有卢舍那大佛像这一标志佛窟,王公贵族们多数也都喜欢在西山凿窟,已经把西山摩崖给占得差不多了。
因此从武周后期到如今,龙门凿窟也在陆续向东山转移,烂尾的高平郡王洞就在东山凿窟的核心地带。
由于东山开发不如西山,山路陡峭,他们还是在香山寺找了两个小沙弥作为向导,才一路翻山抵达。
沿途也见到不少正在开工凿造的佛窟,看到还算比较原生态的东山,张岱还比较担心停工数年的高平郡王窟可能会被荒草藤蔓所掩埋,可是来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这佛窟现状保存还完好,附近香山寺首座和尚一直在派人维护,不忍这构造宏大的佛迹荒废。
只不过这佛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