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新朝制度(3 / 4)

总之就是让更员和衙役变成真正的公务员,拥有足够广阔的普升前途。

    当然,与科举考出来的进士官相比,这种从吏员升迁上来的官员肯定会有所不如。

    杨正山只是制定了一个大体的框架,具体如何实施,到时候可以交给内阁和各部衙门来填补。

    卫所制改为募兵制,就意味着朝堂财政消耗会加大,而更员和衙役变成公务员,也意味着朝堂需要给他们发工资,同样会加大朝堂的财政压力。

    为了保证朝堂的收支平衡,杨正山决定提高商税,摊丁入亩,开设中央银行,发行纸币。

    以前大荣的商税很低,二十税一,杨正山觉得十税一更合适。

    至于摊丁入亩,其实就是配合分田制度进行的,将丁口税归入田地税之中。

    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给贫穷百姓卸下了沉重的锁,同时还能减少官更捞钱的机会。

    由于徵税的对象是土地,官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了推动作用。

    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让普通百姓可以从事其他的行业,进一步增加的经济的活跃。

    而杨正山想要开设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也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大安的商业。

    不过他想要发行的纸币不是为了代替金属货币,而是为了方便商业。

    说是纸币其实不合适,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银票。

    即官办钱庄,官办银票。

    与杨正山之前在重山镇发行的债票其实没有什麽区别,只是没有利息而已,

    当然也不会收取手续费。

    按照杨正山的想法,官办银票的最小额度是五十两,这就意味着普通百姓是用不到官办银票的。

    一连数日,杨正山一直待在家中将他对朝堂的一些设想整理出来,他的这些设想都是根据前世的制度编制的,当然,也要考虑到这个世界的实情。

    他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四十年了,还在朝堂上做过官,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了解,所以他编制的这些制度和朝廷机构都是非常切合实际的。

    将自己能想到的全部想了一遍,然后编写成册,杨正山就将其交给了杨承业。

    他能帮杨承业的做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只能靠杨承业和朝堂上的众臣了。

    「爷爷,这个」」杨承业看这样杨正山送来的小册子,满心的疑惑和不解。

    虽然杨正山已经将自己的想法写的很详细了,但杨承业很多地方还是看的不慎明白。

    「有什麽不懂的地方直接问我即可!」杨正山说道。

    随后杨承业问了一箩筐的问题,杨正山一一作出解释,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杨承业才弄清楚杨正山的想法。

    等解答完杨承业的疑问后,杨正山又问道:「最近是不是西域大月很不老实?」

    「嗯,不只是大月王朝,就连兀良胡族也在

最新小说: 荆棘麦田 地府KPI爆破计划 快穿之拯救宝贝 我真没想被女帝模拟人生 掌灯判官 韦麟峰传说 闪婚豪门继承人,被老公抱在怀里哄 青冥问道传 这是我的原始部落 我在修真界当杂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