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女生同人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331章 洛阳纸贵赚大钱

第331章 洛阳纸贵赚大钱(1 / 2)

在大明做官,特别是亲民官,公账、私账很难分得清楚。

比方说去年,冯梦龙到福建寿宁任知县。

就在到任当晚,竟有一只老虎溜进城里,咬伤了不少家畜牲口。

原来寿宁县十分贫穷,城墙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城门倒塌十几年了,府里迟迟不批修补款项,因此出了这番闹剧。

冯梦龙一看,城门事关百姓安危,不修也不行呀。

只好自己垫钱修好了城门和城墙,又请猎户做了一批捕虎夹,总算保得一方安宁。

至于垫进去的钱,别想上头报销,自己在衙门经费里省吧。

反正朝廷催饷催得急,起运一分不能少,能省回多少,各凭本事。

实在不行加点苛捐杂税,不闹出民变,上头睁只眼闭只眼,懒得过问。

寿宁县加得起税,就不会十几年修不好一扇城门了,冯梦龙只好自认倒霉。

幸好他是有名的小说家,靠卖书赚了不少钱,否则恐怕要饿死在任上。

陈子履就不同了,讲究公私分明,公款、私财记得明明白白。

一文钱不多拿,一文钱不多掏,顶多公马私骑,公款养保镖,蹭点小便宜。

无论谁来查账,也扣不上贪污的帽子。

今年要定亲,来年要完婚,给彩礼、迎新娘、盖宅院,样样都要花钱。

堂堂一品大员,派头要足,耗费海了去了。

所以,把2000本书全卖出去,赚上几千两私房钱,还是挺重要的。

于是在每一份自辩疏上,都要加上一句“见臣新作《富国新策》”。

意思是奏疏篇幅有限,实在写不下了。谁想继续往下辩,先买本书看懂吧。

第二天,二十几份自辩疏呈上去,朝堂自然一片哗然。

一个朝廷大员,竟敢与二十几个言官同时开战,真是岂有此理。

狂妄到这个地步,真是亘古未见,闻所未闻。

这是把弹劾当儿戏,还是把六科十三道视为无物?

亦或觉得皇帝一定死保,所以有恃无恐,不惧弹劾?

所有涉事的御使、给事中,全都第一时间摊开笔墨纸砚,准备再次上书。

他们的同乡、同榜、同年、同僚,全被发动了起来,誓要教训一下这个狂妄之辈。

很多原不准备参战的京官,迫于清流物议,也被卷了进来。

不分政见,不分党派,周党、温党、东林、浙党……皆有参与。

各派大佬里,东林文震孟首先站了出来,痛斥陈子履狂妄自大。

你一个被弹劾的官员,理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非对错,等皇帝圣裁。

怎么能反咬几十口,把上书同僚骂了个遍呢?

就那么笃定,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点错处都没有?

所谓的“农工商并重”,就那么无懈可击,别人质疑不得?

杨嗣昌是山永巡抚,驻地在永平,离京城不远。

当晚收到消息,他对左右做出这样的评语:

陈子履确实有才能,不过为人狂妄,刚愎自用,就像个刺猬似的,谁也说不得半分。

不肯虚心纳谏,终究不是宰辅之才。

陈子壮原以为,陈子履写了几份自辩疏,已经很过份了。

没想回到自家书房,竟又多写了十几份,而且一天之内,通通交了上去。

直呼树敌太多,殊为不智。

京城大小报房全疯了。

因为弹劾奏疏多得数不清,而小报的版面有限,不知道该登哪一份为好。

哪怕每份只摘抄一小段,篇幅也够可怕了。

包打听则跑断了腿,就想弄明白一件事:

少保爷明明是凯旋而归的功臣,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朝堂公敌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异常轰烈的大战,规模直追嘉靖年间的大礼议。

京城上下,从皇帝到群臣,从普通学子,到平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

《富国新策》是什么书,在哪里可以买到。

集文书局黄老板收到消息的时候,印版才雕了十多板,离印刷成书还远着呢。

听说有人千金求购,连忙哀求同行施以援手,三倍工钱借调雕版工,绝不还价。

最新小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汉末小人物 我去明末救义士 明中祖:朱慈烺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娘子—媚乱天下 三国之再世诸葛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