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安南大米运到雷州府,大明的粮食自然变多了。
陈子履还不满足于此,继续往下深挖:“二位都知道,宁远缺粮缺得厉害,有时粮价竟高达10两一石。徐闻亩产砂糖2-3石,卖到安南能换15石大米,再运往觉华岛可卖150两。哪怕上缴朝廷75两……”
“妙计啊!”
毕自严一拍大腿,眼里冒出了金光。
倪元璐也为这个天才般的点子拍案叫绝。
因为按此算来,徐闻县的一亩甘蔗地,竟能为宁远供给15石大米,给朝廷上缴75两商税。
当然了,随着大米源源不断运到觉华岛,宁锦粮价肯定会下跌。
不过粮价跌了,各部就吃得起粮食,可以更频繁地操练,战斗力随之大增。
毕自严迫不及待地开始回忆,徐闻县到底有多少亩甘蔗地,每年可以产出多少砂糖。
嘴里喃喃自语:“雷州府下辖海康县、徐闻县……还有吴川县?不对不对。还有什么县来着?”
陈子履道:“严老不用算了。雷州府下辖海康、徐闻、遂溪三县。其中徐闻县在册田地862顷,一半是甘蔗地,年产砂糖约七万石。另外两县也有不少甘蔗地。”
倪元璐吓了一大跳,原来价格昂贵的砂糖,在雷州竟如此常见。
按刚才的说法,岂非小小一个徐闻县,就能换回百万石粮米,养活宁锦的几十万军民?
哪怕只补充三十万石,那也非同小可了。
要知道,袁崇焕卖粮通敌的罪名里,不过卖给蒙古几千石而已。
毕自严忍不住问道:“敢问陈少保,为何对雷州如此熟悉,可是筹划多年?”
“毕老见笑了。学生的故恩师紫坡先生,曾任高雷廉分巡道,所以略知一二罢了。”
陈子履关掉眼前的AI资料,正儿八经道:“这只是一个小小例子罢了,大明富有四海,岂止一个徐闻,一个雷州。景德镇的青花瓷,在澳门一包能卖20两,到了欧罗巴则再翻10倍。让洋人运南洋大米来换,30石换一包,40石换一包,岂非美哉?”
毕自严再次一拍大腿,叫到:“果然有道理。陈少保如此学识,往后不要再叫毕老了。叫老朽‘老毕’,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