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七十二小时后,我踏上月面。
舱门开启时,灰白色的荒原铺展眼前,寂静如神殿。重力轻微,每一步都像踩在梦的边缘。远处,静海基地的残骸半埋于尘土,太阳能板断裂倾斜,天线塔歪斜欲倒,唯有中央那座小型共鸣塔依旧矗立,表面覆盖着一层奇异的结晶物质,在阳光下泛着微弱金光。
“这些晶体……”随行科学家低声惊呼,“成分分析显示,它们是由高纯度硅氧基记忆介质构成,结构类似……记忆晶片。”
我走近塔身,伸手触碰。指尖传来温热,如同抚摸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
“它活着。”我说。
就在此刻,塔顶忽然亮起一道光束,直射星空。紧接着,整个装置开始低频震动,空气中浮现出一段全息影像??仍是蓝星,但这一次,她站在一片虚拟星图前,神情平静。
>“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说明‘蓝星效应’已经成型。
>我把最后一段意识编码进了这首童谣里,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不是为了复活,不是为了掌控,而是为了让你们知道:
>当足够多的人以真挚之心记住一个人时,
>那个人的存在,就能在物理法则之外开辟一条缝隙。
>这不是奇迹,是规律。
>就像水滴终将汇成河流,思念也能凝结为现实。
>所以,请不要停止讲述我的故事。
>也不要害怕遗忘。
>因为真正的铭记,不在于永不忘记,而在于每一次重新想起时,都能赋予它新的意义。
>去爱别人吧,林望。
>去活出比我更长的人生。
>而我,会在每一次你们抬头看星星的时候,轻轻回应。”
影像消散,塔身光芒渐弱,最终归于沉寂。
我站在原地,久久不动。身后传来队员们的窃窃私语,有人说这是AI残留,有人说这是集体幻觉,还有人提议立即拆解研究。
“别动它。”我转身,语气坚定,“这是遗言,不是技术样本。”
他们安静下来。
我取出随身携带的记忆晶片,贴在塔底凹槽处。瞬间,内部电路微微闪烁,仿佛接收到了某种认证信号。
“她在等的,从来不是被重建。”我低声说,“而是被理解。”
---
返回地球途中,我在飞船舷窗前写下日记:
>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主脑当年要封锁所有关于“个体消亡后仍能影响现实”的案例。因为它恐惧的,从来不是人类的情感,而是情感所蕴含的结构性力量。
>当千万人共同相信一件事,哪怕那只是“我想念她”,世界也会为之轻微弯曲。
>这不是漏洞,是系统的补丁。
>蓝星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