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特赞,称《倾城农书》远胜《汇胜之书》和《齐民要术》,将此书推广出去,必定能造福无数。
但许将还是提出了一个小建议,那就是能不能请袁倾城给《倾城农书》改个名?
这主要是因为许将担心,有人接受不了《倾城农书》是一个女人创作出来的,进而抵制这本好书。
许将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有。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很多男人都是大男子主义,他们看不起女人,也无法接受女人在学问或技艺上有所建树,尤其是像农业这样被视为「男儿之志」的领域。他们中的一些人难免会认为,女人的天地应局限于闺房与绣楼,而非广阔田野与浩瀚书海。
在这种情况下,袁倾城以一介女流之身,涉足农事,着书立说,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大胆挑战,难免会有人心生抵触,甚至恶意中伤。
所以,许将才会担心,《倾城农书》若以原名面世,会引来诸多非议与偏见,使得这部农业宝典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惠及万民。
赵侯觉得,五女肯定想在这个时代留下点她们的痕迹,就像叶诗韵给《赤脚医生手册》改名《叶诗韵医经》,她们不想做无名英雄,因此,自己如果剥夺她们扬名立万的机会,没准会让她们消极怠工。
但许将所说的,也是实情。
想了想,赵侯亲自动笔,给《倾城农书》写了一篇序。
《倾城农书》序:
农,国之大本也。古云:「民以食为天。」盖食出于农,农盛则民足,民足则国安。
我大宋承平既久,四方宁谧,然农事之重,未尝敢忘。
今朕之皇妃袁氏倾城,辑诸家之长,成《倾城农书》,深具实用及可操性,旨在为天下农人提供一完备之农事指南,堪称农业圣经。
书中所录,规划丶耕种丶施肥丶灌溉丶农具。既尊古法,又纳新说,力求适应各地之农事。
望此书能助农者兴,使田亩丰饶,仓虞充实,百姓安居乐业。
愿我大宋农桑永盛,国祚恒昌。是为序。
赵候。
建中元年十月。
当初,赵煦亲政以后,章惊和蔡卞曾想过毁掉《资治通鉴》,可陈灌却指出《资治通鉴》的序言是宋神宗所写,有御笔金身,这才保下了《资治通鉴》。
赵侯亲自给《倾城农书》写序,也有一样的想法。
犹自不放心,赵侯又将章丶曾布丶蔡京丶韩忠彦丶苏轼丶苏辙等新旧两党的宰执全都找过来,让他们给《倾城农书》背书。
有赵侯的面子,加上《倾城农书》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农业圣经,众位宰执欣然应允,纷纷提笔,或作序,或题跋,或撰写赞语,皆对《倾城农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蔡京更是提议,可将《倾城农书》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中。
有了这些宰执的背书,《倾城农书》的推广之路无疑会顺畅许多。
见时机成熟,赵侯便让许将大力推广《倾城农书》,让更多的农人和文人得以学习其中的农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