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是有自己考虑的,毕竟他写过悬疑,《调音师》的剧本就带点悬疑要素。
虽说涉及的不多,但大家已经知道他有这个能力,后面写本悬疑出来也不会太突兀。
二来,悬疑还有市场,抛出新的谜团和反转,读者就能保持高度兴趣,无论时代怎么变,人的好奇心和解谜欲望不会消失。
再不济,悬疑也容易改编成影视剧。
“悬疑?”
祁洛桉怔了怔,也没料到余惟会去尝试这个题材,但仔细想想倒也合理,《调音师》有类似要素。
而且比起其他文学作品,悬疑最需要的的是脑洞和缜密的逻辑,余惟能写出这种作品不稀奇。
他要直接拿出来一本年代文,事无巨细地描写当时的生活景象那才离谱好吧……
越需要奇思妙想的反而越好解释,毕竟脑洞无法预测,但现实可以衡量。
“所以,你有想法吗?”
还没写出来没关系,但具体的书名,故事梗概还是要的,要不然文抄公剧情没法展开啊。
抄歌抄电影不写内容就算了,抄不写剧情,路人都没法吹啊……
“有,就写一个关于扑街作者的故事吧,正好跟你的书名对应。”
“嗯?”
祁洛桉也没想到余惟居然已经想好了,而且题材不偏不倚正好跟作者有关。
这么巧吗,他想好的悬疑故事正好和自己的新书开头能对上?
总不能是他刚才根据新书现想的剧情吧,几分钟想了一本悬疑出来,那未免也太离谱了。
“细说。”
余惟正好记得大概剧情,索性就给祁洛桉讲了讲,故事发生在樱花,围绕两个作者展开。
他要讲的是东野圭吾的《恶意》,96年的书,世界线变动后自然不存在。
“故事发生在樱花吗?”
祁洛桉略一迟疑,然后迅速逻辑自洽了,悬疑凶杀这种题材的书,难免会涉及当地的治安乃至法律问题。
这要以国内为背景写,稍微过头一点就容易碰到红线,也容易被过度解读为抹黑什么的。
但把故事发生的场合放在其他国家,那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樱花人想怎么互刀就怎么互刀。
这也在余惟的预料之中吗?
就在祁洛桉感慨他心思细腻的时候,余惟已经开始讲故事了。
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是邻居兼同学,长大后,日高成了畅销书作家,野野口却是个平庸的语文老师。
虽然日高帮他介绍编辑、圆作家梦,但野野口这个老扑街心里早被嫉妒烧穿了。
日高在移居加拿大前夜被杀,刑警通过现场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