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羊祜(3 / 3)

是大势所趋,若此时错失良机,等到东吴出现贤明的君主,再想灭吴,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但即便如此,晋武帝仍因朝中的反对声音而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长期的操劳与伐吴大业的迟迟不能推进,让羊祜的身体日渐衰弱。

公元278年,羊祜因重病缠身,不得不离开荆州,返回都城洛阳。

回到洛阳后,羊祜仍心系伐吴大业,他不顾身体的虚弱,再次向晋武帝上书,劝说他伐吴,并推荐了杜预、王濬等有勇有谋的将领,希望晋武帝能够重用他们,完成灭吴大业。

同年十一月,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临终前,他还在嘱咐晋武帝:“伐吴之事,刻不容缓,若能按照我制定的计划行事,必能一举灭吴,统一天下。”

晋武帝得知羊祜病逝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他亲自为羊祜举哀,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谥号“成”。

羊祜去世后,晋武帝终于下定决心伐吴。

公元279年,晋武帝按照羊祜制定的伐吴计划,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王濬为龙骧将军,率领六路大军,水陆并进,大举伐吴。

由于羊祜生前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西晋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突破了东吴的防线,直逼建业。

公元280年,东吴后主孙皓被迫投降,东吴灭亡,西晋终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灭吴的消息传到洛阳后,晋武帝司马炎手持酒杯,泪流满面地说:“这都是羊祜的功劳啊!若不是羊祜生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恐怕难以完成统一大业。”

为了纪念羊祜的功绩,晋武帝下令将羊祜的画像悬挂在太庙之中,并追封羊祜为南城侯,食邑万户。

羊祜一生,不仅以卓越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为西晋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以高尚的品德与宽广的胸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爱戴。

他镇守荆州九年,始终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去世后,家中没有留下任何多余的财产,只有一些书籍与衣物。

他曾说:“为官者,当以天下为己任,若只为个人私利,便失去了为官的意义。”

襄阳的百姓为了纪念羊祜,在岘山上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名为“羊公祠”,并将岘山改名为“羊祜山”。

每当清明时节,百姓们都会前往羊公祠祭拜羊祜,缅怀他的功绩。

而羊祜生前与陆抗“敌国相交,惺惺相惜”的故事,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彰显了他非凡的胸襟与气度。

纵观羊祜的一生,他是一位儒将,更是一位贤臣。

他以儒学为根基,以仁政为手段,以统一为目标,在乱世中坚守初心,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他的功绩,不仅铭刻在西晋的史书之中,更铭刻在百姓的心中;他的风骨,不仅影响了魏晋时期的文人墨客,更成为了后世为官者的典范。

千年之后,当我们再次提及羊祜,仍会为他的才学、品德与胸襟所折服,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

最新小说: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第一权臣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寒门状元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大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