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张梁(3 / 4)

“战不利”被朝廷召回问罪——所谓“战不利”,实则是卢植久攻广宗不下,灵帝震怒之下将其革职,改派董卓接替其职位。

董卓虽以勇猛闻名,却缺乏卢植的谋略,他抵达冀州后,不顾士兵疲惫,强行对广宗发起猛攻,结果被张梁打得大败,损失惨重。

董卓无奈,只能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试图困死城内的黄巾军。

此时,张梁面临的处境也极为艰难:广宗被围数月,城内粮草逐渐耗尽,许多信徒因饥饿与伤病失去战斗力;同时,汝南、颍川等地的黄巾军先后被皇甫嵩、朱儁镇压,南阳黄巾军也陷入困境,太平道的起义形势急转直下。

即便如此,张梁仍未放弃——他亲自安抚城内信徒,带头减少粮食消耗,将仅有的粮食优先分给守城士兵;同时,他派人突围前往巨鹿,请求张角派兵支援,却因董卓的封锁,使者大多被杀,巨鹿与广宗的联系彻底中断。

就在张梁苦苦支撑之际,东汉朝廷再次调整战略:将平定颍川黄巾军的皇甫嵩调往冀州,接替董卓统领北路军。

皇甫嵩是汉末名将中的佼佼者,不仅勇猛善战,更擅长审时度势。

他抵达广宗后,并未像董卓那样强行进攻,而是先派人侦察广宗城内的情况,得知城内粮草匮乏、信徒士气低落,却因张梁的坚守,仍有一战之力。

于是,皇甫嵩决定采取“疲敌战术”:他紧闭营门,坚壁不出,任由黄巾军多次挑战,同时下令士兵休整,养精蓄锐;暗地里,他却派间谍混入广宗,散布“朝廷军即将撤退”的谣言,试图麻痹张梁。

张梁深知皇甫嵩的厉害,并未轻信谣言,但城内的困境让他不得不冒险——若朝廷军长期围困,广宗迟早会城破人亡。

因此,张梁决定主动出击,试图打破包围圈。

他多次组织精锐信徒,趁夜对朝廷军营寨发起突袭,却都被皇甫嵩早有防备的士兵击退。

几次突袭失败后,黄巾军的锐气逐渐被消耗,许多信徒开始产生动摇,张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既要抵御朝廷军的进攻,又要稳定军心,几乎昼夜难眠。

公元184年十一月,皇甫嵩认为总攻的时机已到。

此时的广宗城内,粮草已基本耗尽,许多信徒只能以树皮、草根为食,守城士兵也因长期疲惫,战斗力大幅下降;而朝廷军经过数月休整,士气高昂,且得到了来自洛阳的粮草支援。

皇甫嵩决定趁夜发动突袭,他在战前召开军事会议,对将领们说:“黄巾贼虽困,然张梁勇而有谋,若白昼进攻,必遭死战;今趁夜突袭,贼众不备,可一战而定。”

十一月初五日深夜,天空乌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皇甫嵩亲自率领三万精锐,悄悄渡过广宗城外的壕沟,拆除鹿角,逼近城墙。

为了不被黄巾军发现,朝廷军士兵都口含木棍,马蹄裹上布帛,行动极为隐蔽。

当朝廷军抵达城墙下时,守城的黄巾军士兵因连日疲惫,大多趴在城墙上打盹,只有少数人在巡逻。

皇甫嵩一声令下,朝廷军士兵迅速架起云梯,爬上城墙,杀死了巡逻的黄巾军士兵,打开了城门。

城门被破的消息很快传到张梁的住处,他当时正在研究地图,试图寻找突围的路线。

听闻变故,张梁来不及穿戴铠甲,便提刀冲出房门,大声呼喊:“弟兄们,随我杀贼!”

此时的广宗城内,早已乱作一团,许多信徒在睡梦中被惊醒,来不及拿起兵器,便被朝廷军斩杀。

张梁率领身边的数百名亲卫,直奔城门方向,试图重新夺回城门。

在城门处,张梁与朝廷军将领展开激战,他手持长刀,左劈右砍,先后斩杀数十名朝廷军士兵,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麾下的黄巾军信徒见状,也纷纷鼓起勇气,与朝廷军展开巷战——一时间,广宗城内“刀光剑影,喊声震天,血流成河,尸积如山”,街道上到处都是倒下的士兵与百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硝烟的味道。

然而,黄巾军终究是由流民组成的武装,缺乏正规军的纪律与装备,在皇甫嵩的精锐部队面前,抵抗逐渐瓦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朝廷军涌入城内,黄巾军的人数越来越少,张梁身边的亲卫也只剩下数十人。

此时,皇甫嵩亲自率军赶到城门处

最新小说: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大明,我来了!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第一权臣 攻占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禁宫 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