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张梁(2 / 4)

、囤积粮食,夜晚则教授他们基本的格斗技巧与阵法;同时,他还秘密打造兵器——由于官府禁止民间私造铁器,张梁便组织信徒将农具改造成刀枪,将木棍裹上铁皮制成长矛,甚至收集废铜烂铁铸造简易铠甲。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到公元183年时,太平道的信徒已遍布八州,人数突破五十万,而张梁与张宝所掌管的武装力量,也成为当时最具规模的“民间军事集团”。

这一年冬天,张角召集张梁、张宝及三十六方渠帅在巨鹿秘密集会,定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起义口号——“甲子年”即公元184年,“天下大吉”则象征着太平道将取代东汉,建立新的秩序。

会上,张角明确了三兄弟的分工:自己为“天公将军”,总领全局;张宝为“地公将军”,驻守荆州,牵制南方朝廷军;张梁为“人公将军”,驻守巨鹿郡治下的广宗县,与自己形成犄角之势,抵御北方朝廷军的主力。

此次集会后,张梁返回广宗,加快了起义的最后筹备:他下令将“甲子”二字刻在信徒的头巾与兵器上,作为识别标志;同时派人联络各州渠帅,约定在公元184年三月五日同时举事。

然而,就在起义前夕,济南方渠帅马元义的部下唐周突然叛变,向朝廷告密,不仅泄露了起义时间与地点,还供出了张角、张梁的行踪。

东汉灵帝震怒,立即下令逮捕马元义,将其在洛阳车裂处死,同时派军队前往巨鹿搜捕张氏兄弟。

危急关头,张角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公元184年二月,张角在巨鹿率先举起反旗,张梁则在广宗响应,数十万头裹黄巾的信徒瞬间席卷冀州,黄巾起义正式爆发。

起义爆发后,黄巾军的攻势如摧枯拉朽:冀州各地的官府衙署被攻破,贪官污吏被处死,粮仓被打开,粮食分发给流民;汝南、颍川、南阳等地的黄巾军也纷纷响应,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十余州郡陷入战乱,东汉朝廷的统治摇摇欲坠。

灵帝慌忙任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分三路镇压黄巾军:朱儁率军南下,进攻南阳黄巾军;皇甫嵩率军东进,抵御颍川黄巾军;卢植则率领三万精锐北军五校士,直奔冀州,主攻张角、张梁的核心根据地——这场决定黄巾起义命运的“巨鹿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卢植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曾参与平定羌乱,精通兵法,且麾下北军五校士是朝廷最精锐的正规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他深知张角、张梁驻守的巨鹿与广宗互为犄角,若不先切断两地联系,难以破城。

因此,卢植抵达冀州后,并未直接进攻巨鹿,而是先派副将率军突袭巨鹿与广宗之间的交通要道,试图阻断两地的粮草与兵力支援。

然而,张梁早已预判到朝廷军的战略,提前在两地之间的官道两侧部署了伏兵——当朝廷军进入伏击圈时,黄巾军从山林中冲出,手持刀枪长矛与朝廷军厮杀。

虽然后续朝廷军主力赶到,击退了黄巾军,但此次伏击也让卢植意识到:张梁并非只会传教的“道士”,而是具备军事谋略的对手。

随后,卢植调整战略,集中兵力进攻张梁驻守的广宗。

他认为,广宗是巨鹿的屏障,若攻破广宗,巨鹿便孤立无援。

面对朝廷军的猛攻,张梁展现出了出色的防御能力:他首先加固广宗城墙,组织信徒在城墙外侧挖掘宽三丈、深两丈的壕沟,沟内灌满水,同时在壕沟外侧布置鹿角(削尖的木桩),阻碍朝廷军的进攻;其次,他将麾下三万信徒分为三班,轮流守城,确保城墙始终有足够的兵力防御;此外,他还派轻骑小队袭扰朝廷军的粮道——当时卢植的粮草需从冀州治所邺县(今河北临漳)运输,张梁便派数百名骑兵埋伏在粮道沿线,趁夜色劫掠粮草,多次导致朝廷军断粮。

史载卢植对广宗发起了数十次进攻,却始终无法突破张梁的防线:朝廷军曾试图用云梯攻城,却被黄巾军投掷的石块、火把击退;卢植又下令“筑土山”,想从高处俯瞰城内,却被张梁派敢死队夜袭,土山被焚毁;甚至卢植亲自督战,率军猛攻城墙缺口,张梁竟手持长刀登上城墙,亲自斩杀数十名朝廷军士兵,麾下信徒见状士气大振,拼死将朝廷军逼回。

《后汉书·卢植传》中记载,卢植“筑围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却因

最新小说: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大明,我来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攻占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第一权臣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唐时明月宋时关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