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潘淑(3 / 6)

王的一时宠爱,难以长久立足。

她不像其他妃嫔那样争奇斗艳,每日只是在窗前读书作画。

孙权来看她时,她便陪他谈论经史,偶尔提及民生疾苦。

有一次,武昌遭遇旱灾,粮价飞涨,潘淑将自己的份例银钱全部拿出,救济灾民。

消息传到孙权耳中,他对这位看似柔弱的潘夫人更添了几分敬重。

\"你可知,后宫女子干预外事,是大忌?\"孙权坐在窗前,看着潘淑将晒干的草药分装成小包。

\"奴婢不敢干预朝政。\"潘淑将药包递给宫人,让她们分发给患病的百姓,\"只是见百姓受苦,心中不忍。大王以仁治国,想必也不愿见生灵涂炭。\"

孙权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母亲吴夫人常告诫他:\"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今母亲已逝,后宫之中,竟只有潘淑能懂他的心思。

不久后,潘淑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吴宫都震动了。

孙权已年近六旬,膝下虽有七子,却多不成器。

太子孙登早逝,次子孙虑体弱,剩下的几个儿子为了储位明争暗斗,让他心力交瘁。

他对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寄予了厚望,对潘淑也愈发宠爱。

孕期的潘淑却过得并不安稳。

有一次,她在御花园散步,被袁夫人宫里的侍女故意撞倒,险些动了胎气。

孙权得知后,当即下令将那侍女杖毙,袁夫人也因此失了宠。

潘淑躺在病榻上,看着孙权怒不可遏的样子,心中既有暖意,又有一丝不安。

她知道,帝王的宠爱是蜜糖,也可能是毒药。

赤乌二年,潘淑在武昌宫产下一名皇子,孙权为其取名孙亮,大赦天下。

老来得子的孙权欣喜若狂,将潘淑晋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孙亮自幼聪慧,三岁便能背诵《诗经》,五岁时随孙权狩猎,竟能分辨不同鸟类的习性。

孙权常抱着他说:\"此儿类我。\"

潘淑知道,孙亮的出生,让她和儿子成了众矢之的。

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势力,提拔父亲潘浚的族人,拉拢朝中的寒门官员。

她依旧保持着温婉贤淑的模样,只是在无人之时,眼底会闪过一丝锐利。

有一次,太子孙和派人送来一盒点心,潘淑看着那精致的糕点,忽然对侍女说:\"拿去喂狗吧。\"

侍女不解,却还是照做了。

没过多久,那只狗便抽搐着死去了。

潘淑抚摸着孙亮的头,轻声说:\"亮儿,这宫里的路,从来都不好走。\"

她没有声张此事,只是在孙权来看她时,状似无意地提起太子最近行事有些急躁。

孙权本就对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储位之争感到厌烦,听了潘淑的话,心中对孙和又多了几分不满。

赤乌四年,孙权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太子孙和趁机拉拢朝臣,甚至私闯后宫探望孙权的病情,引起了孙权的猜忌。

潘淑抓住这个机会,让心腹太监在孙权耳边吹风,说太子急于上位,恐有不臣之心。

病中的孙权本就多疑,听了这些话,更是怒不可遏。

他下令将孙和软禁起来,彻查其党羽。

一时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许多支持太子的大臣都被牵连入狱。

潘淑看着这一切,心中没有丝毫波澜,她知道,这是保护孙亮必须付出的代价。

赤乌五年,皇后步氏病逝。

后宫无主,谁能成为新的皇后,成了朝野关注的焦点。潘淑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步皇后的葬礼刚过,朝堂上便围绕着皇后人选争论起来。

丞相陆逊主张立袁夫人为后,理由是她出身名门,德行兼备;而骠骑将军朱据则支持恢复徐夫人的后位,认为发妻复位合乎礼法。

潘淑坐在窗前,听着侍女汇报朝堂的动向,指尖在棋盘上轻轻敲击。

她知道,无论是袁夫人还是徐夫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袁夫人虽贤,却无子嗣;徐夫人虽有长子孙登(已逝),却与孙权早已情断义绝。

真正让她忌惮的,是那些反对立她为后的老臣。

最新小说: 寒门状元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第一权臣 大明,我来了!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