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潘淑(2 / 6)

宫的宫女?\"

潘淑的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她定了定神,屈膝行礼:\"奴婢织室潘淑,参见大王。\"

孙权的目光落在她怀里的图轴上:\"手里拿的是什么?\"

\"回大王,是奴婢绣的《寒梅报春图》,正要送去昭华宫。\"潘淑双手将图轴呈上,指尖因紧张微微发颤。

孙权接过图轴,缓缓展开。

雪地里的梅枝在素绢上舒展,枝头的梅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然绽放,最妙的是花瓣上的雪粒,用银线绣出细碎的光泽,竟有几分晶莹剔透的质感。

他抬眼看向潘淑,这才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少女:眉如远黛,眸若秋水,虽穿着素色宫装,却难掩一身灵秀之气。

\"这梅花绣得颇有风骨。\"孙权的语气里带着赞许,\"你可知孤为何偏爱梅花?\"

潘淑沉吟片刻,轻声答道:\"梅花生于寒冬,不畏霜雪,恰如大王当年在江东创业,于乱世中开疆拓土,坚韧不拔。\"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宫女竟有如此见识。

他想起自己少年时随兄长孙策征战,在宣城被山贼围困,身中数创仍死战不退;想起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曹操百万大军,满朝文武皆主降,唯有他力排众议,联合刘备火烧曹军战船。

那些在风雪中咬牙前行的日夜,竟被这少女一语道破。

\"你倒是会说话。\"孙权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从今日起,你不必再回织室,就留在思贤苑伺候笔墨吧。\"

潘淑愣住了,雪花落在她的睫毛上,带来一丝冰凉的触感。

她望着孙权转身离去的背影,紫貂裘在雪地里拖出长长的影子,忽然明白,那些在梅树下苦等的夜晚,终究没有白费。

思贤苑的日子,是潘淑人生的转折点。

她每日研墨铺纸,看着孙权在案前处理奏章,听他与谋士讨论兵法,渐渐摸清了这位帝王的脾性。

他虽已年近五旬,却仍保持着年轻时的习惯,清晨会在苑中练习骑射,傍晚爱独自一人在梅林里散步。

有一次,孙权处理完政务,见潘淑正对着一幅地图出神,便问:\"你看得懂这舆图?\"

潘淑指着交州的位置说:\"奴婢听说,吕岱将军正在交州平叛,那里多山多瘴气,将士们怕是辛苦。\"

孙权有些意外,他从未和后宫女子谈论过军务,可潘淑的话里没有丝毫娇柔做作,只有真切的关切。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南征北战,妻子谢氏常在家中为将士们缝制寒衣,那份温暖,已经许多年未曾体会过了。

\"你说得对。\"孙权拿起笔,在舆图上圈出几个地名,\"孤已下令让广州刺史运送药材和棉衣,支援吕岱。\"

潘淑望着他专注的侧脸,夕阳透过窗棂洒在他的白发上,竟有几分柔和。

她忽然觉得,这位叱咤风云的帝王,内心深处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疲惫。

日子久了,孙权越来越离不开潘淑。

他会和她谈论朝政的烦忧,会听她讲吴郡的风土人情,甚至在批阅奏折时,也要她坐在一旁研墨。

宫人们渐渐看出端倪,私下里称她为\"潘才人\",可潘淑依旧谨守本分,每日侍奉左右,不多言,不多语。

黄武五年的中秋,孙权在思贤苑设宴。

酒过三巡,他让潘淑献舞。潘淑身着月华裙,在庭院中翩翩起舞,身影轻盈如蝶,舞姿却带着梅花的傲骨。

孙权看得入了迷,忽然起身将她揽入怀中:\"从今往后,你便是孤的潘夫人。\"

那晚的月色格外明亮,透过梅林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这段姻缘镀上了一层银辉。

潘淑靠在孙权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忽然觉得,吴宫的深墙,似乎也不是那么冰冷。

黄龙元年,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国号为吴。

潘淑被封为夫人,随驾迁往武昌宫。

从思贤苑的侍女到后宫妃嫔,她只用了短短三年,这在等级森严的吴宫,已是异数。

后宫之中,从不缺明争暗斗。皇后步氏贤德,却体弱多病;袁夫人出身名门,深得朝臣敬重;徐夫人是孙权的发妻,虽被废黜,却仍有外戚势力支持。

潘淑深知,仅凭帝

最新小说: 第一权臣 寒门状元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大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