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木材坊的贺家给妙莲下聘,妙真则是卖了一丸大圣保命丸,这些都是照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配的,原本是想留给她爹娘私藏的。
毕竟爹娘也慢慢的年纪渐长,若是突然中风瘫痪或者得癫痫了,如何是好?这丸药是治疗一切风疾的,家里要常备,哪里知道被串门的李老太太看了,当即绞了二两银子买下。
隔壁马太太还想要,妙真只好说等回来再说了。
自己这个迷你药铺,正经的二陈饮好多人嫌弃太便宜,倒是把什么保肾散这样的保健药眼睛都不眨的买。
徐二鹏都感叹:“难道都要开药铺,这药铺还是挺赚钱的。”
“我这还算不上什么呢,不过是赚点钱打牙祭。”妙真摊手,随她娘上了马车。
如今家里有五口人了,就又买了一辆马车,她爹和弟弟们一辆,她和娘一辆,彼此也宽敞许多。
到了枫桥老宅,包氏看了梅氏和妙真一眼,连忙笑着上前夸道:“真真今儿又漂亮了许多。”
“看三婶说的,你今儿才美。”妙真笑道。
包氏身上没穿梅氏给的,也不说怎么处置了,还是梅氏问起:“你今儿没穿我那套吗?”
“哦,凤鸾借给我的,说是六两银子一套的,我都怕弄脏了。”包氏摸摸头发,似乎意思是梅氏给的太寒酸了。
凤鸾表姑是舅公的小女儿,当时出嫁十分轰动,带了六百两出嫁的,对于那个时候的她们而言算是极大的冲击了,这位表姑非常好打扮。
梅氏听了知道包氏借到好的行头又嫌弃自己的,只道:“既然凤鸾借给你了,那我的衣裳首饰我就先包着,等会儿拿回去,免得忘记了。”
在一旁的妙真想她娘其实一点也不懦弱,其实娘在她小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妙真想可能是受了爹的熏陶。因为外祖父常常把什么女人恭顺,女子无才就是德挂在嘴边。
母女二人和包氏寒暄完了,进去还是徐老太筛茶,妙真忙道:“您别忙,今儿怎么让您端茶送水的?”
“不是我还有谁呢,你三叔近来生意也不是很好,哪里用得起下人哦。”徐老太帮小儿子哭穷。
妙真也不分辩三叔生意好不好,只道:“等会儿让我的丫头帮忙端茶就行。”
其实说白了,大家也都是想让这个茶礼顺利办下去,明朝的亲事从插定礼到茶礼,最后便是成亲,茶礼相当于大定了。
妙莲今日也是打扮了一番,她本来就跟人家学插戴,今日正好把头发中间攒一个髻,用排簪固定,四周用一些虫草小簪子点缀,后面系着飘带,眉毛画的细细的,嘴唇画成了个樱桃小嘴。
“很好看啊。”妙真笑道。
妙莲笑道:“还好吧,我总觉得自己哪里怪怪的。”
妙真闻到她的口气,一股怪味,忙问:“你是不是好几日没吃东西了?”
“我的腰也太粗了些,脸也大,所以我也想变小些,这样看起来也好看些。”妙莲也好面儿,不愿意
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