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全家人住在一起,哪怕穆鸿雁和周瑶以后同他们一起生活,保姆和待遇自然不成问题。即便不能占公家的便宜,也可以自己找人来帮忙带孩子嘛。
只是一个在西京,一个在京城,她和顾海涛在金陵,着实远了一些。
在穆鸿雁同顾宁谈起工作,听闺女的意思是培训班结束后还能进步。
大儿媳的情况她知道,年龄和经验都有,又不怕被刁难,进步都是按部就班的。
只是缺少闺女这样的培训班机遇,要多熬两年。这也是穆鸿雁隐隐后悔离京的原因。
真要留在京城,这个培训班一定有她的位置,至少她确定自己的业务水平是高于顾宁的。
时也命也。
丁凤霞私下里找了穆鸿雁,商量着要帮她请个保姆,却是被穆鸿雁拒绝了。
原因无他,最难的时候都过来了,孩子马上两岁,都能送幼儿园了。
这个时候把孩子交给保姆带,就是她这当妈的也舍不得。
所以羡慕归羡慕,穆鸿雁也知道自己的情况,谢绝了婆婆的好意。
以顾安的级别,再有公公的影响,本来就夹着尾巴做人,很怕别人说些什么。要真是享受起来了,两口子早晚要被唾沫星子淹死。
到底是跟李学武不一样,听公公那意思,妹夫的发展要比顾安都快。
她在京城的时候看妹夫是个有主意的,这两年多听顾安说,翁婿两个很是相得。
顾安都很少在家信中同父亲聊工作,更不会有多少形势上的研判和讨论。
他只一门心思在业务上,在训练和管理上,很少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不过看着是省心了,可也失去了不少发展的机遇。
在听说李学武同公公经常有书信和电话往来,且聊的都是紧要话题,穆鸿雁除了有惊讶,还有些意外。惊讶的是平日里不苟言笑,威严非常的公公对李学武的态度。
意外则是听顾安说公公主动退下来是参考了李学武的建议和参谋。
这妹夫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让婆婆夸着,虽然很少见,却经常挂在嘴边。又能让公公信任,将京城亲朋古旧委托给他维护。
说是请姑爷维护关系,实际还不是要照顾姑爷。这些关系年节走礼,遇见事情了难免要伸把手,说句话,不也是依靠。
就是昨晚,听顾安回来后说,楼上书房谈话的主角也是公公同妹夫两个,顾安和顾延多是听着,他比弟弟能多插上几句。
就连顾安都赞的对形势的视野和敏感度,穆鸿雁可不就是又惊讶又意外。
只是想到结婚以前闹的那一场,她去红星厂找李学武对质,到底是留着心思。
即便是昨晚小姑子说的再好,也存了李学武糊弄顾宁,把全家哄的团团转的怀疑。
陪着婆婆逛商场的时候,穆鸿雁找了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