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愿,求仁得仁,生了个儿子,可到底有几分后悔。如果她留在京城,或许事业上早就进步,更有一番成就。
同婆婆住在京城,那是公公的住宅,享受的是高级的服务和待遇。
去到西京以后,顾安的级别不高,至少是享受不到服务员待遇。即便是分了干部住房,可条件一般,处处都需要她张罗。
再加上工作调动和熟悉的过程,又突然有了身孕,她这两年着实过的辛苦。
回到婆婆这边,她又不好将这份辛苦道出。毕竟婆婆不是亲妈,说多了倒显得她矫情。真论起来,婆婆所经历的那个年代不是比她现在更艰苦?
所以婆媳相聚,看着围绕沙发玩耍的孩子们,听着问候和关心她只是笑着。可心里是苦是甜,全藏在心里,只有她自己知道。
等到婆婆问起顾宁的生活状况,穆鸿雁如何能忍得住羡慕和嫉妒。她也知道小姑子性情至纯至厚,不是牙尖嘴利,逞能之人。
就因为如此,她内心才更觉得酸涩。
她怀孕的时候想要吃一口热乎的,还得自己去食堂,要么就只能自己动手。
就算是生了孩子,也是婆婆赶过来照顾了她些日子,后又是她母亲来看望她。
从怀孕到生产,不是没想过请了保姆帮忙照顾,可顾安怎么敢,更没有这个条件。
顾宁呢?
李学武真是惯得没边了,家里不仅没断过保姆伺候,更是不用为生活琐事操心。
婆婆接连问了几个生活上的问题,小姑子是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答案非常统一,都是要问李学武。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尽数都不关心。出了月子没多久便被选进培训班至今。
下了班吃饭学习,只喂养孩子算个事,其他都不用管。上班中午饭不喜欢食堂饭菜,保姆都能给送到办公室去。
就连婆婆问她亲朋故旧的关系走动她都回答不上来,还都是李学武去维护的。
倒是李家的情况她都了解,要是连这个都回答不上来,怕是婆婆也要恼火了。
这还没说到顾宁单位的关系呢,要是她知道闺女连单位的关系都不用亲自维护,也是姑爷一手包办,可是要哭笑不得了。
只是看着性情改变许多的闺女,丁凤霞依旧有些无奈,可是这能怪姑爷的偏爱?
这到底是娶的媳妇还是养的闺女啊?
就算是未出阁的时候,丁凤霞都不敢说能这么迁就闺女的性子。她是亲妈,哪能不考虑闺女结婚以后在婆婆家相处的困境。
只是没想到结婚以后闺女的生活如此舒坦,舒坦到让人羡慕她的潇洒和自在。
大儿媳穆鸿雁灼灼的目光是掩藏不住的,丁凤霞全看在了眼里。再看看未过门小儿媳的目光,也是对闺女的生活满是羡慕。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