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年前就已经有人听说了,咱们县衙要来一位新的典史,这荠县典史之位已经空缺多年,是时候需要有一位强干之人了,李逸何在?”
“在!”
李逸从吏员们的队伍中缓缓的走到县令跟前,他身后那些此前嚼舌根的吏员们一个个面如土色。
李捕头撇撇嘴,有些好笑,自己提醒了也不听,这下好了,上官第一天上班就被人家拿到了把柄。
“这位就是新上任的李典史,去岁荠县白莲教作乱一事他居功至伟。
好了,李典史,你来说几句话吧!”
韦明伸手,让李逸当前面说几句。
李逸向县令拱手一礼,点点头,目光从徐政、韦明等人脸上转到下面吏员们的脸上。
“在下李逸,想必已经有许多人已经认识我了,这就不多介绍了。
今天头回点卯,想给大家道个新年好。”
“在这里也不多说,咱就说三点,一是往后缉捕要勤,二是县狱看押要严,三是遇事要公。
就说这几条,往后在下当多向县令大人请教,也盼着与各位同僚好好搭伙。”
说罢,转过身退到韦明身后,却瞧见徐政一脸意外,意思是没想到你小子说的还不赖嘛!
韦明又强调了几句,随即徐政宣布各个署衙、户房各司其职。
这意味着今天的点卯结束了。
二堂,韦明让人送来了典史常服,以及任命文书。
一般情况下县里需要验看文书,并且和到任之人在相貌、文书等方面进行审查。
这一步倒是省了,只要李逸进行登记就行了。
不过李逸倒是对自己的官服感兴趣,这其实是公服,也就是大家在衙门上班时穿的,还有一种是朝服。
朝服更华丽,包括梁冠、赤罗衣和十二章纹,但是朝服一般是在大朝会、颁布诏书等重大典礼才穿。
像是李逸身为荠县典史,虽然是不入流,但他身兼两职,已经是从九品了。
这九品朝服,有梁冠、赤罗衣,还有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二色绢,脚穿白袜、黑履。
总之朝服样式感觉像是在跳大神。
朝服之外是公服,公服常在朔望朝见等正式场合穿,像是典史的公服,同样依照九品官员,为盘领右衽袍,材质一般用纱罗或者绢,绣宽三尺,颜色为绿色。
这里要说一下,八品的公服也是绿色,八品、九品的公服无纹样,幞头无垂带。
此外还有祭服、赐服等等,可以说陈汉朝官员朝廷的衣服样式还是挺多的。
重点要说一下常服,常服属于日常办公的衣服,圆领衫、束带、衣服材质用杂色文绮、绫罗,胸前背后有练鹊的补子。
“行了,你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年俸六十石,还有什么问题?”
韦明笑意盈盈的看着李逸,对于李逸来当这个典史,他是很满意的,是自己的认识人,有能力,这便很好了。
李逸摇摇头,韦明当即道:“行,去将官服换了,然后去典史署衙吧。”
说着朝李逸摆摆手,看样子徐政与韦明还有事要商量。
李逸当即告辞,在一名书办的带领下前往典史署衙。
典史署衙,有正堂三间,用于日常办公的,此外还有两间厢房是存放刑名文书,再往后就是典史宅邸了。
正堂门口,典史署衙书吏们站成两排恭候李逸这位上官,一边是署衙文吏,另一边则是李捕头带领的衙役们,文吏前头为的正是此前那位老严。
李逸没说话,先去换了衣服,不久,一身青色官袍,头戴乌纱的俊朗小郎君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老严连忙上前,弯腰拱手,一气呵成。
“典史署书吏严萁,见过李典史。”
身后的吏员们一起弯腰拱手,齐声见礼。
文官这边结束,李捕头带领的衙役们同样行礼。
待两边行礼结束,李逸这才道:“诸位免礼,在下初来乍到,今后的事物还要多多仰仗诸位。
这样,今日散衙之后,我做东,请诸位在宴宾楼吃酒。”
众人又再一次道谢,不过眼下的气氛确实是好了不少。
等众人各自去忙碌了,李逸在严萁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办公室,那三间正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