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其他类型 > 厂院新风 > 第469章 o奉天养老院之4

第469章 o奉天养老院之4(3 / 5)

栏,”

他指着树干,“别让虫子咬了。”

郑德山笑着点头:“听你的,你现在是‘文化人’了。”

葡萄树的叶子在风里晃,像在点头应约。

老人们知道,十年很短,短到能看着一棵树长大;十年也很长,长到能把日子酿成酒,把约定酿成歌。

第四十五章壁炉边的“忘年棋”

小宇放假回来,总陪郑德山下棋。

“郑爷爷,您这招‘马后炮’,十年前就用过了,”

小宇笑着跳马,“我可记着呢。”

郑德山瞪眼:“臭小子,当年你连‘象走田’都记不住,现在倒教训起我来了。”

赵大爷在旁边当裁判,一会儿帮小宇支招,一会儿又提醒郑德山“老将没护好”

“你这是胳膊肘往外拐,”

郑德山不满,“想当年你当厂长,可没这么偏心。”

赵大爷笑:“现在是新社会,就得让着年轻人。”

张桂兰大娘和李建国大爷在壁炉边烤花生,时不时给他们剥一把。

“小宇的棋路跟老叶像,”

李建国大爷说,“看着温和,其实藏着狠招。”

老陈大爷则在旁边摆齿轮模型,把齿轮摆成棋盘的样子,像在自己跟自己下棋。

有次小宇赢了,郑德山假装生气,把棋子一推:“不下了,你这是欺负老人。”

小宇赶紧给老人捶背:“郑爷爷,下次我让您车马炮,保证输得您满意。”

大家都笑了,壁炉里的火映着他们的脸,像一幅暖暖的画。

棋下完了,花生也烤好了,小宇给每个人剥花生,郑德山则给他讲当年和王满堂下棋的趣事。

时光在棋盘上慢慢走,像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都是温柔的印记。

第四十六章记忆角的“声音日记”

叶东虓给每个老人买了个录音笔,让他们每天录段话,算是“声音日记”

郑德山总录下棋的事:“今天小宇又赢了,这臭小子,当年还哭着求我让他一步……”

张桂兰大娘的日记里,有缝纫机的“咔嗒”

声,有给王姐打电话的絮叨:“你那新款式的棉袄,领口再收点,老人们穿着暖和……”

李建国大爷的日记多是厨房的声音:“今天的粥熬得稠,赵大爷喝了两碗,老陈也多吃了个馒头……”

赵大爷的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录着录着就忘了说啥,只听见拐杖敲地的声音。

叶东虓把这些录音整理好,刻成光盘,放在记忆角。

“等以后想听了,就放放,”

他说,“像大家还在这儿唠嗑。”

有天老陈大爷突然对着录音笔说:“齿轮……转……十年……”

大家愣了愣,随即明白,他是记着挖时光胶囊的约定。

郑德山红了眼,摸着他的手说:“记着呢,咱们都记着呢。”

录音笔里的声音,有笑有说,有咳嗽有沉默,像一串串生活的珠子,被时光串起来,藏在记忆角的角落里,闪着温润的光。

第四十七章食堂里的“新味道”

王姐的女儿也来养老院帮忙,小姑娘学的是西餐,给老人们做了次“中西合璧”

的午饭:奶油烤红薯配酸菜饺子,番茄浓汤泡玉米饼。

“这叫‘老味道新吃法’,”

小姑娘笑着说,“我妈说,得让爷爷奶奶们尝尝新鲜的。”

郑德山尝了口烤红薯,说:“比当年的煤炉烤的甜,就是少了点焦糊味。”

张桂兰大娘喝着浓汤:“这汤里放了番茄,酸溜溜的,像老周腌的酸黄瓜。”

李建国大爷最捧场,把饺子泡在汤里吃:“这样吃着暖和,当年在车间,就爱把窝窝头泡在菜汤里。”

赵大爷则对奶油蛋糕感兴趣,吃了一小口,说:“这玩意儿甜是甜,就是不如老李做的桃酥实在。”

小姑娘给老陈大爷喂了口蛋糕,老人突然说:“甜……像……糖……”

大家想起他总攥着的水果糖,都笑了。

叶东虓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所谓传承,不是守着老味道不变,是让老味道里,长出新的甜。

食堂里的香味混着笑声,像一锅

最新小说: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陆源赵蒹葭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我有万千技能 蒸汽手册 陈长安顾倾城 求你,饶本妖一命 许艺宋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