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其他类型 > 厂院新风 > 第462章 o木工博物馆之5

第462章 o木工博物馆之5(1 / 5)

第三十五章年轮里的约定

有天,林溪带着她的孩子来馆里,孩子刚会走路,扶着泡桐树摇摇晃晃地站着。

“等他长大了,也来学做木工。”

林溪笑着说,眼里的光和当年她第一次看到赵秀兰的工具箱时一样。

叶东虓看着孩子抚摸树皮的小手,突然想起父亲的铁皮盒,想起那些被送来的老物件,想起王师傅的刨子声。

原来,所谓约定,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的——你在木头上刻下一个记号,我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等它长成树,年轮里全是不期而遇的温暖。

第三十六章木工博物馆的“家谱”

博物馆建到第十年,叶东虓和江曼整理出一本“家谱”

,不是人的家谱,是物件的——哪件工具是谁送的,哪件展品背后有什么故事,哪次修补用了什么方法,密密麻麻记了三大本。

“这比我们的日记还详细。”

江曼翻着本子,笑着说,“你看这页,记着2o年雨季修木柜,用了王师傅熬的鱼鳔胶,阴干了三天零四小时。”

叶东虓把“家谱”

放在档案室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放着那台老电脑,里面存着所有3d模型和口述历史录音。

“以后不管谁来管这博物馆,看着这些,就知道该怎么跟木头打交道了。”

有个新来的实习生问:“叶老师,您觉得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是什么?”

叶东虓指着那本“家谱”

:“不是那件老工具,是这些记录下来的故事。

因为工具会老,但故事能长新。”

第三十七章永不褪色的木纹

王师傅八十大寿那天,已经走不动路了,小陈推着轮椅把他接到馆里。

老人看着满馆的老物件,眼睛亮得像年轻时。

当看到那把自己修过的老刨床,他突然说:“给我拿把小凿子。”

小张赶紧递来一把,王师傅颤抖着接过,在刨床的木柄上轻轻刻了个小三角,和当年他给徒弟做记号时一模一样。

“这是我的印。”

他笑着说,“以后看到这个,就知道是我修过的。”

那天,很多人来看他,有头花白的老伙计,有长大了的小满,还有那个已经能流利说话的自闭症孩子,他给王师傅带来了自己做的木拐杖,说:“爷爷,这上面有您教的榫卯。”

王师傅摸着拐杖,眼泪掉了下来:“好,好,木头不骗人,你们都学会了。”

叶东虓站在一旁,看着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王师傅刻的小三角上,突然明白,有些东西和木头一样,永远不会褪色——比如手艺人的认真,比如传承下来的匠心,比如这些刻在木纹里、也刻在人心里的温暖。

第三十八章未完待续的木作

又一个十年过去,叶东虓和江曼也老了,把博物馆交给了小张和林溪打理。

新的团队在馆里加了“智能木工体验区”

,用vr教孩子认识榫卯,但互动区的刨子和凿子,依然是最受欢迎的。

有天,叶东虓和江曼来馆里,看到一群孩子围着小张学做木勺,旁边的展示架上,摆着最新的“木头旅行”

故事——有个木盒去了空间站,陪着宇航员看了场地球的日出。

“你看,”

江曼指着院子里的泡桐树,树干上的年轮标记已经排到了第二十道,“它还在长。”

叶东虓点头,看着满馆的老物件和新面孔,突然觉得,木工博物馆从来不是一个“完成品”

,它像一件永远做不完的木作,有人添一块木头,有人刻一道纹路,有人补一个榫卯,让它在时光里慢慢生长,越来越结实,越来越温暖。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透过窗户,照在父亲留下的那张梳妆台上,抽屉上的桃花在光里仿佛又开了一朵。

叶东虓知道,只要还有人记得木头的温度,记得榫卯的智慧,这栋老楼里的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

第三十九章木影里的新学徒

小张接手博物馆的第三年,来了个特殊的学徒——王师傅的曾孙,王小木。

这孩子才十五岁,不爱上学,就爱蹲在木工坊里看小张刨木头,手里总攥着把王师傅传下来的小刻刀。

“太爷爷说,好木

最新小说: 龙御四海 崛起从金融开始 快穿之保护我方黑化男主 我都成顶流了,才来熟练度 九龙夺嫡:请陛下称皇太女! 武侠之系统带我走上巅峰 快穿系统之戏渣女配想反转 开局随身小世界 暮色破晓时 穿书七零:我被大佬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