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趁机换血(2 / 3)

个带头的被抓起来,审过没什么大事的,直接调到外府任职。有大事的,就按律处置。

之后,皇帝让季家的嫡长子季长鸣进了左千牛卫当大将军,掌控着几个大殿的侍卫与供御仪仗。千牛卫不领外府,所以麾下的兵力不是特别多,但是这些人可在宫内行走,对皇宫的安全至关重要。

季家这些年一直韬光养晦,不怎么出头,其实家里有高人。他们家在河东富庶之地经营多年,底蕴深厚。可是他们越想苟着,皇帝越要把他们拎到眼前看着。重用季长鸣表明了皇帝的态度,必要时也可以把季家嫡长子视作人质,制约河东军方。

太后要求皇帝安排兰茂进了右千牛卫当大将军,掌管皇帝亲卫。太后把提拔兰茂的用意跟皇帝说得很清楚,得到皇帝的赞同。

用兰茂很好理解,那人有能力,不但武艺高强,还足智多谋,多次上过战场,剿过匪,从卫军中郞将提拔上来,也好跟兵部和吏部说。先皇生前,这人就投靠了太后,一直忠心耿耿,会看眼色,做事细心,对皇帝也十分恭敬,不遭人烦。

皇帝让秦家一个人安排顶替了黎家家主的职位,统领右领军卫。秦家是齐王的外祖家,齐王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因为秦贵妃下毒害过先皇和梁王,最终走漏风声,秦家受到制约,困守在剑南兵营。如今,新帝愿意重新启用秦家人,齐王心里既欣慰又感激。

皇帝看齐王叔父的表情,心中佩服起太后来。太后说了,启用秦家人有两个原因:

第一,秦家的先祖是开国功臣,又世代出武将,在军中颇有影响。秦家人有武技、懂兵法、擅治军,他们管军,上下都服气。

第二,新帝需要军方有人,要想别人效忠,得有恩于人家。先皇限制秦家,而新帝大胆启用,秦家人自然感激涕零。暂时会跟新帝站在一起,用人讲究平衡,要是臣子们沆瀣一气,皇帝就被孤立了。

皇帝问过太后:“母后,舅父告诉朕,秦贵妃的事跟母后多少有点关系。现在提拔起来,他们有了军权,会不会报复母后?”

太后想了一下才道:“不知道,人心是最难测的东西,不出事之前,谁也吃不准。陛下可以让长孙家一个子弟进卫军做秦家的副手,互相制约,让秦家警钟常鸣。”

黎家小姐有些接受不了这种结局,祖父和祖母的死都是因为自己,她要是不为一个男人闹腾,家里根本不会出事。现在最疼爱她的祖父祖母死了,公主府收回,家族势力崩塌。所有的人都在埋怨她这个惹事精,咒她快点死,省得再连累本家。

黎小姐压力太大,吃不下、睡不着,年纪轻轻的,头上就出现了一缕缕的白发。没多久终于精神崩溃,人有些疯疯癫癫。黎家人没办法,只能把她悄悄地送回老家静养。

吕国公唐家也没经得住彻查,夫妻手上都有几条人命案。唐家的几桩命案都是财物纠纷,不动摇国本,算不上罪大恶极。刑部判决:唐家家主斩立决,夫人勒令自裁。家产罚没,拨出钱来弥补受害人,其余归入国库。

吕国公夫妇知道必死无疑,心中万分懊悔。二人把所有罪责担下,争取不连累家里的儿女。皇帝虽知道他们的意思,也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母后说过,目的达到了就行,其他的也不必太较真。

皇帝开恩,唐家长子继吕国公爵位,只是从这一代起,只能袭三代。如果有军功,可延续荣耀。唐家三个庶子留任原职,希望以后踏实作人,认真做事,不辜负皇恩浩荡。唐家出嫁女子不受影响,夫家不必以此为由刁难。

唐小公子人品不堪,行为乖张,今后不得参加科举,也不许推举入仕。打伤前未婚妻的事情,太后责打过了,原事不再纠结。即刻派人把他押送到新吕国公的任地,交其兄长严加管教,修心养性,再不可任性胡为。

唐大公子一见到他的倒霉弟弟,上前就是几巴掌,嘴里骂着:“唐小五,现在你舒服了?爹娘看你是最小的儿子,特别疼爱你,把你娇纵得不知天高地厚。早就定下的亲事,人家姑娘哪里不好?你好好的娘子不要,背信弃义,这山望着那山高,现在把爹娘都害了。”

其他家里人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唐小公子,大嫂河间县主叹气道:“五弟,你兄长在气头上,说你几句,你可别记仇。好在皇帝和太后没有赶尽杀绝,让你兄长继承了爵位,你兄长和大嫂的私人产业也都没动。以后,你就

最新小说: 抢红包成修真大佬,反手葬送仇家百年基业! 盗墓:总有刁民想盗我的墓 武道凌天秦初白羽 星尘本尘 枕上闹,边塞战神宠妻无度 红楼之蚌病生珠 求你,饶本妖一命 蒸汽手册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咸鱼穿书后错拿卷王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