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游戏竞技 > 诗词一万首 > 第681章 柳恽《赠吴均诗三首·其一》

第681章 柳恽《赠吴均诗三首·其一》(1 / 2)

赠吴均诗三首·其一

柳恽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

赏析:

《赠吴均诗三首·其一》是柳恽赠予友人吴均之作,以景衬情、直抒胸臆相结合,细腻传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牵挂。

一、意象与意境

1.开篇壮阔而压抑之景:“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寒云遮蔽沧洲,使其晦暗,营造阴沉压抑氛围;奔涌潮水溢满南浦,呈现壮阔之态。此景不仅描绘自然现象,更暗示诗人内心因与友人分离的不平静与压抑,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

2.清秋景蕴含相思:“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白露凝结于亭,秋风轻拂小洲,描绘清秋之景。“相思”与“永望”点明诗人置身此景,对友人的思念绵延无尽,借景抒情,营造悠远、惆怅意境。

二、情感抒发

1.感慨距离无奈:“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直白表达诗人深知与友人分别后路途漫长,“谁谓”强调对这种遥远距离的无奈与感慨,意外与伤感溢于言表,强化对分别的不舍。

2.担忧牵挂之情:“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进一步诉说因路途遥远,关卡阻隔,不知友人旅途状况,表达对友人行程担忧,以及无法与之同行相伴的遗憾,牵挂之情真挚深沉。

3.渴望相聚之愿:“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以浪漫想象收束全诗。诗人渴望化作自由飞鸟,轻快飞向友人,此愿望强烈表达出对友人思念及渴望相聚心情,将情感推向高潮。

三、艺术风格

1.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结合:前半部分借景营造氛围,后半部分直抒胸臆,两者过渡自然,使情感表达层次丰富,真挚动人。

2.意境营造独特:通过寒云、奔潮、白露、秋风等意象组合,构建富有感染力的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离情别绪。

……

解析:

1.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解析:“寒云”点明云的状态,给人阴冷之感,“晦”字意为使……晦暗,生动描绘出寒云遮蔽,让沧洲陷入阴沉昏暗之中,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沧洲常指水滨之地,是古人向往的隐者居所,此刻却被寒云笼罩,失去了往日的明朗。“奔潮”描绘出潮水奔腾涌动的磅礴气势,“溢”字则强调潮水满溢的状态,南浦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送别之地,奔潮溢满南浦,不仅展现出自然景象的壮观,更暗示着诗人内心如潮水般涌动的离情别绪,借景烘托出因友人离别而产生的沉重与不舍。

2.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解析:“相思”直接点明诗人的情感状态,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白露亭”点明地点,白露为秋天的节气,白色的露水凝结在亭台之上,给人以清冷之感,增添了相思的惆怅氛围。“永望”体现出诗人长久凝望的姿态,饱含着深深的期盼。“秋风渚”描绘出秋风轻拂的小洲,秋风瑟瑟,更添凄凉。诗人在白露亭中相思,于秋风渚边长久眺望,借清秋之景,将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营造出悠远而惆怅的意境。

3.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解析:“心知”表明诗人内心清楚明白,“别路长”直接说出与友人分别后路途漫长这一事实,体现出对分别后距离遥远的认知。“谁谓”带有一种反问的语气,强化了诗人的情感,意思是本以为不至于如此,可没想到分别后的距离竟像燕楚两地那般遥远。此句不仅表达出对距离的无奈,更流露出对分别之远的意外与伤感,进一步突出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4.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解析:“关候”指的是关隘和候馆,代表着路途上的关卡与驿站。“日辽绝”描述随着行程推进,关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意味着友人前行之路漫长且艰难。“如何附行旅”则表达出诗人的无奈与担忧,不知怎样才能追随友人的行旅,陪伴其一同前行。此句深刻体现出诗人对友人旅途状况的担忧,以及无法在其身边给予帮助与陪伴的遗憾之情,将对友人的牵挂推向更深层次。

最新小说: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一入网游不复还 霸道妊妻爱上吊丝代 四合院:开局爆锤众禽 LPL别联系了,我们真不熟!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