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厂,这家人商业嗅觉挺敏锐,早期装机出货后,立马追加拓产,因为厂房有冗途,设备拉来布设好,立马投产。
只不过,这次产的,是饲料,靠着工程对畜力的大量使用,及道路运输牲口的增加,其以老秸秆、本地产的油籽饼为主材,外购其他辅料,制成的饲料颇为不错,供不应求,全力开工不足一月,设备钱便基本收回大半。
当然,随工程队远离,库存原料用尽,以及竞争者出现,利润肯定骤降,获利不大可能这么离谱,不过公路上的马队、车队,却是持续需求。
而且,当地牲口被租去干活,都是喂食方便且营养全面的饲料,也让当地人养成,让牲口干重活时喂饲料的习惯,像春耕,绝大多数牲口,主家都采买了饲料,这也是一大需求。
而且,外人可不太会管这些,只会传他家一月把设备钱挣回,引得无数人,蜂拥投资设厂,让林默计划大获成功。
当然,这不算坑人,毕竟饲料机及颗粒料燃料机,稍更换部件便可转换生产,目前,颗粒料需求可是极为广阔的。
除了汽化炉车辆,工厂所需,民间市场,伴随对柴火炉在周边城镇的推广,就是林默给人提的无烟炉,这也成了新需求。
且还是大需求,颗粒料,根据原料、配比不同,有多种规格,有的火力猛,可用来炒菜烧水,有的燃烧缓慢,可用来取暖这些。
相比木柴、木炭、煤炭,有不少优势,甚至有价格优势,虽是机加工而成,但也扩大了原料来源,像秸秆枯叶这些,烧不了多大一会儿的,加工后便可成耐烧料,利用率更高。
当然,有一个前提,便是有足够的工厂,生产供应燃料,而很显然,这边已开了个好头,不论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在齐头并进。
这家的粮食加工厂、养殖厂、沼气厂、内燃机发电厂,同样顺利投产并带来可观收益,且还形成闭环。
像发电厂供应了粮食厂的电,粮食厂产出的麸皮等边角料,又能供应给养殖厂,也可在饲料厂加工一遍,毕竟更多材料混合后,营养更全面。
而养殖厂产出的粪便,又供应给沼气厂,当然,除非是超大养殖厂,不然不够用,所以林默推了粪换土肥模式,其也迅速跟进。
不止跟进,还推陈出新,粪换饲料,针对过往车马队客商,土肥或饲料换草料、猪草等等,自己推出一份置换比例,针对村民,为饲料厂、养殖厂获取更多原料。
凭借这些手段,带来更多的粪便供应,其也扩大了沼气厂规模,沼气厂设备种类挺多,有建水泥池的,也有软质的。
他家所用便是软质的,材质纤维增强橡胶布,其实就是粗孔布料,两面加一层橡胶片,加热辊压沾合在一起制成的材料,纤维增加抗压强度、橡胶提供密闭性,也可用塑料,但目前成本高。
将其制成袋状,当然,很大,留好入料口、出气口这些,布设时,在地面挖个坑,发酵袋放进去,填充好原料,便可开始发酵产生沼气。
再布置管线这些,最后便可接入内燃机电厂,因为发酵原料增加,前前后后,这家一共弄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发酵袋。
不过,产气还是有一点慢有一点小,尤其面对内燃发电机的需求,这些还是不足以供应其持续运转。
好在,内燃发电机设备,已有过一次技术升级,只要稍更换气嘴等装置,便可适配众多燃料,从沼气到煤气、天燃气、气化气、石油液化气乃至酒精、燃油等。
像这家的电厂,便还配了气化炉及酒精、燃油这些备用燃料,以支持设备持续运转,再持续为上述其他工厂供电,满足能源需求,这样一个循环便构建起来了。
而沼气厂,发酵后产出的沼液沼泥,便是极优质的发酵生物肥,送去肥料厂,混合泥土稀释,再增加铵磷等化肥原料,按一定比例制作成复合土肥。
而土肥售出后,最终又会通过土地,变成上述各个厂子的原料,开启新一轮循环。
另外,因为想把头炮打更响,大渠建设、电站建设,林默也是不遗余力投入,目前全线贯通,并开始正式发电。
发电量颇为可观,而且挺稳定,目前,林家、修械所等等,都准备在附近建设工厂,就近用电,这户开明人家,也用回款继续投了工厂。
最主要的,电站就像个印钞场,日夜不息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