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吸纳的,有天赋潜力的人。
为将这些潜力股发掘出来,王明坤头发匡匡往下掉,当然,结果也是好的,林默罗列的、没罗列的,各类发掘出了不少。
不过,分流的大头,还是在入军籍那些人,其中大部分会被筛下,不是淘汰,只是没通过,便没办法留下接受下一阶段训练,只能被编入林默师兄那个师。
当然,不是说筛下的便差,他们只是学习能力稍弱,体能、战术、射击这些稍差,但当一名合格普通士兵没有一点问题,甚至,经过训练的他们,可能师中下属那些士兵更优。
所以,哪怕只是被筛下的人,但包括师长在内的一堆军官,都乐呵呵亲自赶来将人接走,甚至为抢兵,还闹腾了一番。
没办法,投入不低,但情报处也确实会训,像各种技战术,很多他们见都没见过,还有识字、识图等各种课程,可能学得不尽如人意,但多多少少也能掌握部分,比他们手底下,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兵好太多。
这些人,完全可当基层军官,或是偏向技术的岗位,像机枪手、狙击手、炮手、通讯兵、汽车兵、工兵等等,以及组建侦察突袭小队等。
基层军官,又识字又懂不少技战术,他们手底班排长,有不少人都没能达到这条件,当然,不是说这些筛下的士兵都能胜任,只是满足部分条件,有那个潜力,没有战场经验、没有一战的胆量,扶上去也无用。
至于机枪手这些,想将这些武器装备玩转,也是需要掌握相关知识这些的,而训练的最后一月,特意加上了这些课程,教授了一些基础知识,但能学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侦察突袭,这可是特战室的主业,所训练的各类技战术,都是偏向于此的,完全可以从淘汰人员中挑出拔尖的,组建营团下的突击队,当然,这主意也是林默出的。
筛下的人中,并非没有体能及技战术突出的,只是没那么突出,且在文化等方面存在多多少少问题,这才被筛了出去。
当然,留下,特战室也愿接纳,做安保、做后勤,进二线队组这些也能接受,但别人总归掏了钱、出了力的,总不能把出彩一点的都扣下,汤汤水水都不给别人,接兵的人闹腾起来,也是为争抢这些人。
另外,知晓特战室有代训业务,师里还从原部队中挑选出拔尖的,送来接受训练选拔,准备组建一支精锐特战队。
而被筛剩下的,人数同样不少,尚有上千人,他们将继续接受更深入的学习、训练这些,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两至三轮筛选,其中多数人会被淘汰,剩下的可能不过百来人。
至于这几轮被筛下的,就轮不到这几个师了,特战室可能吸纳部分,行动二科可能也会挑合适的,还有情报处,或行动队员或情报员,亦或水警及顺风耳计划的防卫营,这些都是有正式编制的。
国府也盯上了,去问嘛!主要是炮兵、通讯兵这两类,因为修械所搞出的各类型火炮,还有电讯室无线电厂推出的通讯设备,这两样目前都已可以批量生产。
但有一个问题,缺专业人员,目前国府已开始给修械所及无线电厂订单,但要求提供人员培训,甚至直接提供炮手、操作人员这些。
所以,国府打上这些受训战俘中的精锐时,林默建议处里,申请将这些人训练成炮手、无线电操作员,再随装备一道提供,并申请相关经费。
上面同意了,倒也不算什么大材小用,炮兵,本就是高级兵种,对知识文化有要求,还是体力活,技战术也可用于保护火炮,也算对口。
再一个,炮兵也是系统工程,可不是把炮弹往炮膛塞就完了,火炮及炮弹运输需要车辆吧?炮兵阵地的选择构建伪装,也需懂行吧?还有观测目标、通讯、指示修正弹道等等,这些活计,都不是普通士兵能办的。
还有无线电,无线电厂所造的,也是通信系统,而非一部电台,像是营团级设备,其既是电台,也是中继设备,其可接收电话或短距步话机信号,然后以更大功率发出,用于沟通上级,或是炮兵等特殊单位。
而此设备,还配了供电的各类发电机,像人力、畜力、内燃机都有,还有运载设备的车辆这些。
司机、设备操作员、布置电线电话的通信员,还有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的人员,这些,部分工作,普通士兵训练一下也能干,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