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又耐着性子,但又不时悄悄查看时间,显得有几分忐忑局促与纠结,盯了目标两小时,便去换了身装束,表示自己要出去一趟。
出了门,将外套穿上,林默还好生整理了一番装束,头发更是抹了又抹、理了又理,因为进入梅雨季,阴雨绵绵,林默还小心避开水坑,坐上了一辆黄包车远去。
看见林默身影消失在路口,监视点内好几人,顿时笑了,不过最先问出口的,却是大师兄,询问跟人并查人的何长文,记者女儿有多漂亮?
这家伙,唯独对这方面比较的迟钝,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笑嘻嘻同众人在背后吃林默大瓜,不过很快,矛头便指向大师兄,他极擅分析,锁定大师兄还是嫂子眼线。
而林默,跨越小半城区,心情忐忑又复杂的站在房门前,最终还是按响门铃,对方打开门,看见林默,也愣神良久。
当年,他因故紧急撤离杭城,而林默的存在不为人所知,很安全,当时局势又极其复杂,且林默年龄小,他不想拖累他,便自行撤离。
林默后续情况,他也略知一二,因其自顾考取军校,加之他自身的情况,且也不清楚林默详细状况,便没有冒险去寻,但不料其今日却自己找上门。
不过还是将林默请进了门,两人相对而坐,最终,林默将自身情况,挑拣着告知了一些,包括加入了情报处,反日谍,以及成婚。
编辑微微叹息,心情复杂,既感欣慰,毕竟林默也踏上救国之路,还大肆打击日谍,但又有几分忐忑与无奈,因为其毕竟身在敌营。
林默思绪同样杂乱无比,走向陌路,不论出于何种考虑,他都不愿,但回归,同样让他止步。
首先便是信任,他这情况,想直接取得信任太难,必将面临重重审查考验,因为对方方告知他一些情况,当年他的入党见证人已牺牲,档案资料这些也被销毁,且不曾上报并进行记录。
因见证人身份不低,批准人也是他,而林默当时是一介学生,也没执行什么重要任务之类,自然没必要上报记录,而当年组织遭破坏,为保护组织人员,相关资料被尽数焚毁,对方也因此未及时撤离而被害。
知晓他情况的,只有编辑父女,以及那位见证人,但现今仅余两人,且无半点资料证实,加之其情况,必然会受到极为严格的审查,审查他愿意接受,但担心由此带来的风险。
其次便是风险问题,一旦出事,他所做倒不至于化为乌有,毕竟牵扯到了太多利益,但就此止步,并逐渐瓦解沉沦,这是必然的。
林默无法接受,先说对日布局,他所做,便是奔着在那场战争中少些牺牲而去,对内也如此,且除了减少牺牲,也是为给这个国家留点家底而做。
而林家及其在海内外的布局,既牵扯到了无数人,同时,也未尝不是在为更远的未来而布局,林林总总,他布了无数棋子,但也为自己套上了无数无法解开的枷锁。
审查带来的风险,于他而言,已经大到难以承受,毕竟为了保护自己及家人,他自己都为自己在暗处安上了无数眼睛,更别说,他多数时间还与一群培养出来的下属呆一块。
甚至是,组织上现在知道他的存在,掌握他的讯息,于他而言,都是风险极大的事,毕竟对垒的双方,没有什么消息是能绝对保密的。
最后一点,则是现在回归的价值并不大,这是相对而言,因为他无法直接为组织提供多少东西。
就如情报,他现在的工作与反日谍相关,接触不到什么与我党有关的情报,而且以现在情报处派系分裂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外办公,更不可能接触到有多高价值的我党情报。
哪怕他主动或被动负责相关的工作,那更是坏事,总不能说,他对付日谍在行,但对付不了我党吧?这种事,本就是他极力避免的。
但这不是说他提供不了帮助,只不过那是间接的,且是否回归,影响并不大,甚至与可能带来的危险比,这样更好。
像崔曙农那里,林默已经意识到其身份,为何让其参与进林家的生意这些内?为何让他在推出那些项目、修械所招人等工作中掺一脚?
不就是为了方便其,往其中安插人,获取所需吗!甚至,他还会指示这些地方,开发一些适合组织利用的技术、产品等等。
像是建造难度较低的小高炉,生产部分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