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吸引客户,便送来此地进行。
水雷,因结构及研发制造难度相对简单,虽暂未从国外获取到技术,但拆了几颗水雷,他们依葫芦画瓢,也搞出了原型,当然,也得益于,林默提的爆炸成型方案,才让他们在制造上未遇到什么困难。
鱼雷的话,已经搞到国外老式鱼雷的技术,但制造难度不低,何况还需他们进行一些改进之类,并未造出成品,测试的,是其引信、动力、爆炸威力及发射等等这些。
至于曳光弹,也就是射出后弹头能发光,除了不太明亮、发光持续时间及稳定性不太好,不过这些小问题陆续改进优化便好。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要确保其弹道,尽量与正常弹药保持一致,毕竟其作用,就是用来指示、修正弹道,不一致,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因口径及弹种多,这工作需颇费上一番心力才行,当然,他们的测试场也能测试,但该弹药需求,未来大头要落在舟艇部队头上,肯定要推广推广。
因售价,较普通弹药高不少,上校是不太乐意买的,不过一测试,却是改变了主意,因为能省弹药,那自然能省钱,不论训练、战斗皆如此。
因为其能指示弹道,训练时,直观看见飞行弹道并据此修正调查,训练效果更好,还省去弹药,战斗时也一样,借助弹道指示修正,自然更容易打中敌人。
尤其他们面对的,不是远距离,便是移动目标,本来难射准,现有可视弹道辅助修正,自然更能打得准,打得准便能节省弹药,这可不是一颗两颗,船上的轻重机枪、高射机枪,一个个净是吞弹巨兽。
而曳光弹劣势,暴露位置,对他们也无太多影响,毕竟舰用机枪开火了,舰艇基本都在可视范围,在水上又显眼,哪还能藏得住?
除武器弹药,林默还顺道向上校推销其他商品,像伪装网,构筑临时阵地的模块化沙袋、水泥毯,舟艇本就小,留不了多少生活空间,少不了临时或半永固的营地,而这些,便是上好且方便的材料。
帐篷倒是不需要,把为快艇、大飞这些准备的篷子拆下便能用,另还有侦察飞机,就是之前项目的成果。
虽然技术力量薄弱,成立时间尚短,但毕竟是简易轻型飞行器,设计还是后世成熟设计,目前已有验证机顺利升空,合该宣传推介一番,提高这些人的热情。
上校没答应也没拒绝,直到刘震山将事处理妥当归来,各方聚一块,盘点收支,撰写报告,也正式结案并瓜分收获。
林默临走前,上校把林默推荐的东西,一种订购了一些,估计是拿来测试的,看看效果如何,毕竟林默推荐的,多数不是无用之用,试一试,若在其接受范围,肯定还有后续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