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众人相聚的时候,宝钗从一开始就显得有些兴致不高,只不过因为贾母在场,不想扫了她老人家的兴,所以一直强颜欢笑着在旁边作陪。
黛玉和三春等人虽然也注意到了她的心情不佳,只是适才在会芳园的时候人多眼杂,也不方便询问。
如今宝玉既然先开了口,众人便不由得把视线都移转了过来。
按理说,现在宝钗同贾林两家合伙做着生意,现在势头正是最好的时候,甚至就连诸多的勋贵也入了股,结交了相当多的人脉,极大的缓解了薛家之前的颓势,不至于有什么烦心事才对。
不过等到宝钗叹了口气,向宝玉等人问起了族学年末考核的事情,众人这才算是懂了她的心事。
改革后的族学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每月有月考,到了放年假之前还有称之为期末考试的终极考核。
听到考试这两个字,宝玉顿时面色骤变,惊慌的退开了几步,低着头左顾右盼不肯回话。
贾琮、贾环两人也有些面色尴尬,挠头的挠头,摸鼻子的摸鼻子,黛玉一看这些小动作,就知道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仍然还是不怎么样。
只有年纪最小的贾兰,仍然稳当当的坐着,扑闪着他那双大大的眼睛,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好奇的观察着自己的几个学渣同学。
贾兰这也是有足够的底气,之前在族学的每次阶段小考里,他文武两科方面的成绩都相当均衡,并且一直稳中有升,从最开始的门门考试前十名,到现在已经稳坐前三的宝座。
这次的期末考试里,贾兰更是超常发挥,文科第一,武科第三,直接拿到了总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拿到当初贾敬盯着族学改革时就承诺过的终极大奖,还被称赞为是贾家的麒麟儿,不知道给自己的母亲李纨挣回了多少面子,贾母、贾政等长辈现在也更加善待他们母子,贾兰的待遇已经隐隐有了赶超宝玉的势头,被视为将来中兴贾家的栋梁之才。
跟他这个品学兼优的侄子比起来,宝玉、贾琮、贾环这几个当叔叔的就有些尴尬了。
贾琮、贾环还好一点,毕竟族学改革之后新请的先生们早就已经点评过他俩,觉得他们在文科方面的资质一般般,但在武科方面却独具天赋。
事实也正是如此,不管大考小考,每次武科的考核贾琮和贾环两人都能够顺利的通过,而且一直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无非就是谁先谁后的问题罢了,但在文科方面就有些拉胯了,一直属于勉强才能够及格的存在,始终在中下游徘徊。
虽然偏科严重,但因为两人在武科方面表现出的出类拔萃,期末考试之后倒也得到了单科的奖励,自己也不喜欢读书的贾赦更是对他们青眼有加,称赞他们延续了先祖的遗风。
对于两个小透明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足以交差了。
期末考试之后,地位最尴尬的就是之前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宝玉了。
虽然经过族学这一年来的搓磨之后,原本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宝玉也算得上是脱胎换骨,不再像是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摔玉发脾气,十足的熊孩子模样,而是多了几分稳重,身体也健壮了些。
但毕竟底子还是太薄,兴趣也始终不在这些文武两科的学习上,所以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有些差强人意,也就勉强能保持在及格线以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罢了。
所以听宝钗说起了族学的考核,最紧张的就是宝玉了,他一直苦心积虑的想要在姐妹们面前营造自己卓然不群的形象,可要是暴露了自己每次在族学里考试都堪堪刚过及格线的真相,岂不是会让姐妹们小瞧了自己?
特别是林妹妹,原本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己也是饱读诗书、见解不凡,甚至还是林氏书铺所有出版书籍的总编辑,经她手包装推出的各类新书,无论是小说话本,还是诗词歌赋,又或者是经典文集,都相当受到读书人的欢迎,更能证明林妹妹的学识过人。
宝玉可不希望自己在族学的成绩被林妹妹知道,否则那可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好在,宝钗提起这个话题,并不是想询问宝玉等人的成绩,而是引出了自己对于亲兄长薛蟠的担忧。
宝玉等人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至少还是从族学的魔鬼训练中挣扎了出来,擦着及格线勉强过关。
这其实也得益于黛玉隔三岔五的就会把贾家人拉到红楼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