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火信入宫门(2 / 3)

>

他小心翼翼地捡起被丢弃的药渣,仔细地观察着。

突然,他现了一些细小的铜屑。

这些铜屑十分微小,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现。

孙思邈心中一动,立刻命弟子取来一套精密的工具,将铜屑仔细地清理出来。

他将铜屑拼凑在一起,竟然拼出了“承乾”

二字!

他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知道,这是太子殿下传递出来的消息!

他立刻命弟子取来一本《千金方》,翻到“锻铁入药”

的条目,将这一页抄录下来,夹入了自己的药箱之中。

在抄本的空白页上,他用一种特殊的药水,写下了一行小字:“火犁可锻鼎,百匠可活疫。”

这是一种只有他和太子殿下才知道的暗语。

他要将这份情报,传递给太子殿下!

几天后,孙思邈奉旨入宫,为皇帝诊治疾病。

他提着药箱,一路来到了皇帝的寝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近来陇右瘟疫复起,需铸铜鼎三百,以镇压邪祟。”

孙思邈面色严肃地说道,“工部缺少能工巧匠,是否可以考虑,从民间征调工匠进行铸造。”

李二皇帝皱了皱眉头

“此事容后再议。”

他淡淡地说道,并没有立刻答应孙思邈的请求。

孙思邈知道,皇帝的心中还有疑虑。

但他相信,只要能够将消息传递出去,太子殿下一定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了寝宫,提着药箱,离开了皇宫。

武媚娘奉命清洗御药房的器皿。

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每一个药罐,每一个药杵,眼神却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她无意中现了孙思邈留在药房的《千金方》。

她拿起书,随意地翻看着,突然现其中一页有些异样。

她仔细地观察着那一页,现上面有一些细小的字迹。

这些字迹是用一种特殊的药水写成的,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现。

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立刻找来一套绣花用的针线,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字迹拓了下来。

夜深人静之时,她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借着微弱的烛光,对照着宫中收藏的舆图,仔细地研究着那份拓文。

她现,拓文上所指的“代州—淮水—朔州”

三个地点,竟然连成了一条直线,而这条直线,正好指向了当年太子东宫的旧道!

“太子不在坟里,也不在冷宫,他在铁火里走着……”

她喃喃自语,将那份拓文藏入了贴身的香囊之中。

她知道,自己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她又联想到,前些日子,她偶然听到王承恩说,朔州军屯送来了一批新式的农具,要工部进行备案。

她心中一动,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两件事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她决定,要将这个秘密,告诉自己最信任的人。

她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深邃的夜空。

今夜无星,一轮残月孤零零地悬挂在空中,散着惨淡的光芒。

她低头嗅了嗅香囊里散出的淡淡的香气,那是她亲手调制的安神香,可以让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冷静和清醒。

“娘娘,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门外传来贴身宫女的声音。

武媚娘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关上了窗户,吹灭了蜡烛。

黑暗中,她的眼神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她轻声说道:“来人,更衣,我要去掖庭一趟。”

朔州军营,寒风呼啸。

李承乾看着手中那张写满药材的方子,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孙思邈的回信,精妙又隐晦:“雷将动,风已至。”

很好,老孙头果然是懂我的。

“杜君卿,裴守约!”

李承乾沉声唤道。

两人应声而入,抱拳行礼:“殿下!”

“杜君卿,本宫命你即刻督造百具铁穗犁,铭文改为‘官督民造,承制于野’,要快,要好,要让全长安都知道,

最新小说: 九娘 破怨师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不学鸳鸯老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回到汉朝当大佬 火烧黎明 背欺里火宿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