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捋了捋胡须,沉声道:“禁器不如利民,压火不如导流。
此事,老夫赞同。”
有了魏征的支持,其他官员也纷纷表示赞同。
就连一向保守的褚遂良,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长孙无忌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这件事情,算是成了。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房遗爱和杜楚客使了个眼色,两人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呈上了一份奏疏。
“臣等联名上疏,请陛下准许推广铁穗犁,以利国利民!”
声音洪亮,响彻整个政事堂。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的另一边,一场特殊的“押运”
行动,也在悄然进行。
长安城外。
一队身着便服的士兵,押着几辆装满粮食的马车,缓缓地向着长安城走来。
为之人,正是飞骑军统领,薛仁贵。
他奉命押送一批“违禁铁器”
回京销毁,但实际上,他押送的,却是经过伪装的铁穗犁。
“将军,咱们真的要这么做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士兵小心翼翼地问道。
薛仁贵冷笑一声,
“欺君之罪?哼!
我薛仁贵一生忠君爱国,从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我押送的,是陛下亲批的‘试用农具’,谁敢阻拦?”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奉陛下旨意,严查进出城门的车辆,任何人不得携带违禁物品!”
一个身穿太监服饰的老者,带着一队士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老者,正是尚宫局的王承恩。
“王公公,您这是什么意思?”
薛仁贵脸色一沉,语气不善地问道。
“咱家奉命行事,还请薛将军配合。”
王承恩阴阳怪气地说道,
“哼!
我说了,这是陛下亲批的‘试用农具’,你敢拆?”
薛仁贵怒喝一声,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王承恩。
“你……”
王承恩被薛仁贵的气势吓了一跳,一时语塞。
但要让他就这么放行,他又有些不甘心。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声,突然从远处传来。
“咚!
咚!
咚!”
鼓声如雷,响彻云霄,震得整个长安城都颤抖起来。
王承恩和薛仁贵同时转头望去,只见数百名百姓,手持着破旧的农具,跪在朱雀门外,齐声高呼。
“求陛下开恩,赐予火犁,救救我们吧!”
“求陛下开恩,赐予火犁,活命啊!”
他们的声音悲戚而绝望,让人闻之落泪。
王承恩彻底傻眼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百姓,竟然会为了铁穗犁,而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跪在宫门外请愿。
“这……这……”
他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脸色苍白如纸。
薛仁贵冷笑一声,收回佩剑,对着王承恩说道:“王公公,看到了吗?这就是民心所向!”
说完,他大手一挥,带着队伍,径直走进了长安城。
而此时,在冷宫的一口井边,徐惠正静静地站立着。
她抬头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残缺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
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串佛珠,轻轻地抚摸着。
这串佛珠,是她托人为太妃诵经祈福时,偷偷藏入了一封密信。
密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八个字:“火已燎原,启东门。”
她相信,凭借着柳氏的势力,这封信,一定能够送到李承乾的手中。
她将佛珠紧紧地握在手中,心中默默地祈祷着。
“太子殿下,您一定要成功啊!”
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情绪压下,轻声说道:“太子不在东宫,而在民间……”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的身后。
“娘娘,您在说什么?”
徐惠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宫女,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