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那份措辞严谨却又引人无限遐想的官方声明,如同向已经波涛汹涌的全球舆论场中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如果说之前的“收音机造超算”是一场充满荒诞色彩的闹剧,让一部分人捧腹,一部分人嗤之以鼻;那么现在,这场闹剧俨然已经升级为一部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超级科幻悬疑大片!
“所以,熊猫牌收音机是烟雾弹,真正的‘大杀器’还在后头?”
“‘颠覆性信息处理新范式’,‘全新计算架构’……乖乖,燕大这次是玩真的了!”
“我就说嘛,能让秦风这种妖孽亲自下场搞的东西,怎么可能简单得了?”
“快!给我订最早一班去燕京的机票!我要去蹲点!哪怕只能看到秦风一个背影也值了!”
全球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调转枪口,不再纠结于那台已经成为传说的“收音机”,而是将全部火力对准了声明中提到的“举世瞩目的原创性重大突破”。各种深度分析、专家解读、内幕猜测层出不穷。有的媒体甚至开始悬赏征集任何关于秦风研究方向的“蛛丝马迹”。
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物理学家们,在经历了最初的“三观碎裂”和“信仰崩塌”后,也逐渐从对“收音机”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燕京大学的官方声明,虽然否认了那个最离谱的部分,但“重大突破”四个字,却像一根羽毛,挠得他们心痒难耐。
“虽然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既然燕大官方都这么说了……难道,那个华夏小子真的在某个我们意想不到的角落,捅破了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接受《科学》杂志匿名采访时,语气复杂地表示。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编辑们更是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要主动向燕京大学发出约稿函。毕竟,如果这真的是一项“颠覆性”的成果,谁能首发,谁就能在学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时间,燕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对外联络电话几乎被打爆,各种邀请秦风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合作研究的邮件更是塞满了刘明远教授的邮箱。甚至连远在千里之外,秦风的老爸老妈,都被十几年没联系过的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找上门来,旁敲侧击地打听“你家秦风是不是要拿诺贝尔奖了?”“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我们家孩子也想考燕大物理系,沾沾你儿子的仙气儿!”
秦风的父母哭笑不得,只能一遍遍解释:“孩子就是瞎鼓捣,学校客气,客气……”但脸上那控制不住的骄傲笑容,却早已出卖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被迫营业”:来自最高指示的“科普”任务
在这股席卷全球的关注热浪和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下,仅仅一份官方声明,显然已经无法完全平息外界的好奇与猜测。尤其是某些西方国家,在最初的震惊和嘲讽之后,也开始高度警惕起来,甚至有情报机构将“秦风项目”的威胁等级,暗中又调高了几个级别。
国家层面,对于秦风这项可能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自然是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保护好核心技术不外泄,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地展示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实力和开放姿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同时,也能为后续可能的技术应用和国际标准制定争取主动权。
于是,一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便落到了秦风的头上。
这天下午,刚刚结束了一轮高强度理论推演,正准备去食堂干饭,顺便思考一下晚上是该继续攻克“宏观量子纠缠态的稳定与读出”问题,还是抽空把系统商城里那本《高维时空折叠入门与实操》给兑换了的秦风,接到了导师刘明远教授的电话。
“秦风啊,吃了吗?”刘教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微妙的客气。
“正准备去吃,老师,您有事?”秦风一听这开场白,就知道八成没啥好事。经验告诉他,一般导师用这种语气说话,接下来不是要布置超纲作业,就是要拉他去当苦力。
“那个……校长和几位领导想找你聊聊,关于你那个……嗯,‘重大突破’的后续宣传问题。你现在方便来一下校长办公室吗?”
秦风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宣传?他最烦的就是这个了。有那时间,他还不如多推导几个公式呢。
“老师,我那个研究……您也知道,还在初级阶段,很多东西都不成熟,现在就宣传,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