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不疾不徐地前行,马车里,李复从李韶怀中接过孩子。
“我抱着狸奴待一会儿,你休息休息。”李复笑道。
如今的狸奴,调皮的很,在马车里也闲不下来,总想着蹦跶两下,但路途颠簸,即便是马车里都包了软装,但是磕着碰着,不伤也疼。
疼不要紧,长大的过程里,哪儿会不受伤,要紧的是,这年岁的孩子,哭起来的动静是真要人命。
就算是亲儿子,听着也躁得慌。
李复收紧了手臂,将孩子箍在怀中。
“这会儿还在路上呢,你消停的。”
“再闹腾揍你。”李复威胁着。
.......
有了孩子的路途,格外难熬。
总算是到了庄子上。
在庄子上住了没几天,便有了意料之内的来访。
动静并不小。
李泰带着从属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庄子上。
这便代表着,他要离开长安,往扬州去了。
李复在门口迎接李泰,看着眼前的这支队伍,以及骑在马背上穿着常服的李泰。
李泰的眉眼之间,离别的愁绪少,对前路的憧憬多。
怕不是觉得离开宫中,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王叔。”李泰见到李复,面色一喜,来到门口,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李复面前,恭敬行礼。
“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啊,今年夏天够呛能回来,不能来庄子上避暑,少了你,也少了几分热闹。”李复感慨着。
说起这事,李复心中的确是不舍得。
以往也习惯了孩子们在庄子上,热热闹闹的,哪怕是不歇着,天天闹腾也好。
如今李泰要去就藩了,今年庄子上,即便是孩子们再来,也就剩下李承乾,李恪还有李丽质了。
“王叔,小侄如愿以偿,要去做正事了,王叔该为小侄高兴才是。”李泰笑道:“就算是我不在庄子上,还有大兄,还有三兄和长乐。”
“再过两年,狸奴也长大了。”
“对了,还有雉奴呢。”
李治与李承乾和李泰之间,总归是岁数差的大了,平常也不在一块玩。
李复伸手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好小子,到底是长大了,日子过的真快啊。”
看到李泰即将意气风发的出发前往扬州,李复也不由得发出如同长孙皇后一样的感慨。
“走吧,进去待一会儿,见见你婶婶和狸奴,让你手底下的人去厨房院子里一趟,柳娘给你准备了不少东西,你都带上。”李复说道。
“好。”李泰咧嘴一笑:“那王叔也代我谢谢柳娘。”
李泰跟着李复进了宅子,魏王府的属官也被老赵邀请去了偏院,偏院里也准备好了宴席。
早上从长安出发,到庄子上,也已经临近晌午,吃了午饭再继续出发,也耽搁不了多久。
宫中,两仪殿。
晌午,内侍们悄无声息布置好了菜肴,按照皇后娘娘吩咐过的,今日的午膳,都是尚食局精心烹制,全都是按照陛下喜好的口味做的。
众人心里都知道,今天魏王殿下出发了,陛下心情,不算好。
李世民走到桌案边,坐了下来。
依旧有些心不在焉。
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平日里最爱吃的烤羊肉,放入口中。
哪怕是香喷喷的烤肉,吃着却觉得滋味寡淡,味同嚼蜡。
吃着吃着,动作也慢了下来。
目光不由得飘向殿外。
这时候,青雀应该已经在泾阳县的庄子上了吧。
不能陪着自己的阿耶用饭,却能在庄子上跟他王叔坐在一块。
可恶的李怀仁!
不过,出了泾阳县,之后在路上,日子就没有这么舒坦了........
餐风露宿.......
一想到这些,一股难以言喻的心疼和空落感骤然涌上心头,堵在胸口,闷得他发慌。
李世民烦躁地放下筷子,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将旁边侍立的王德吓了一跳。
“陛下,可是今日的膳食不合胃口?”王德连忙躬身,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奴这就让尚食局重新准备。”
王德知道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