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殿堂之上的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四方使节共同山呼。
宴会结束,李复带着妻儿往外走,乍一出来,寒气袭人,李韶赶忙给孩子将外套裹得更严实。
李复喝了酒,这一出来,倒是让发热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走在殿外,遇到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殿下此番回到了长安,年前可还回庄子上?”房玄龄拢了拢衣袖,笑着寒暄问道。
“不回了,直接在长安待到年后,带着我家夫人还有孩子,就不来回折腾了。”李复笑道。
“那感情好,年前若有空闲,可一定要坐在一起,好好聚一聚啊。”
“是极是极。”杜如晦也应和着。
现如今他们两人的孩子,都在广州,送来了家书,说今年过年也不打算回长安了。
家中虽然仆从众多,人员众多,可是孩子不在跟前,今年这年过的,心里还真是空落落的。
只不过,两人也知道,孩子们在南方做的是要紧事。
此事一成,两三年不回家过年又有何妨?
谁不盼望着尽早做成?
“好说好说。”李复笑道:“不过,年前朝廷封笔之前,两位相公恐怕要忙的顾不上了。”
“今年的事情可不算少啊。”
即便是在大唐,朝臣们到了年底,也要写年底总结的。
跑不了。
房玄龄杜如晦他们更是如此。
“今年的事情虽然多,但是总体来看,事情都处理的很好,唯一让人担忧的,便是灾区百姓过冬的问题了,不过有朝廷尽力贴补,调集物资,尽量保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房玄龄说道:“如今的大唐,可不是以前的大唐了。”
以前的大唐穷的要死。
三年过去,已经没有那么穷的揭不开锅了。
户部的官员,一个比一个抠门,真到的朝廷要用的时候,他们不会吝啬。
没办法,不当家不知道当家有多难,户部就是在给朝廷当家,手一松,漏出去的说不定就是百姓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