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该做的。”李复笑道,“看到承乾成长起来,比什么都强。”
叔侄二人又聊了许久,殿内暖意融融,笑声不断。
中午在大安宫蹭了顿饭,一直到了下午,李复这才起身告辞。
“叔父,您好好歇着,侄儿改日再来看您。这刚回来,还得赶紧回庄子上一趟,小侄挂念家里挂念的紧,都不知道狸奴还记不记得我这个爹。”李复嘿嘿一笑。
“快去吧,快去吧。”李渊笑着挥手:“记挂着家中妻儿,没什么不好的。”
李渊靠在榻上,脸上带着满足而欣慰的笑容。
这孩子,看似不着调,却是这天底下,难得能给自己带来温暖和轻松的人。
马蹄声踏碎了泾阳庄子傍晚的宁静。
当李复一行人马出现在庄子入口时,整个庄子都热闹几分。
“主君回来了!”
“是郎君!郎君回来了!”
在路上遇到的庄户们见到李复的队伍,脸上霎时间挂上了惊喜,问候声此起彼伏。
李复骑在马上,笑着向沿途的庄户们挥手致意,归家的迫切心情让他几乎要策马狂奔,但依旧维持着基本的仪态,只是速度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许多。
早就有家书送到,因此,宅子里的人知道李复今日归来,不过原以为会在长安住上一晚,毕竟赈灾结束之后,陛下应该会有许多事情要问询,但是没想到,赶着天黑也回到庄子上了。
老赵带着仆从在外等候,见到李复的身影,连忙上前迎接。
“恭迎郎君。”
李复利落地翻身下马,将马鞭丢给旁边的仆役,一边大步往府内走,一边急促地问道:“夫人呢?狸奴呢?”
话音未落,只见院子里,李韶正牵着李睿站在那里,显然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匆匆迎出。
李韶看着黑了瘦了的丈夫,眼中瞬间涌上了水光,却努力维持着端庄的笑容。
而小小的李睿,先是眨了眨大眼睛,辨认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巨大的惊喜,挣脱母亲的手,冲着李复步伐敏捷的跑过来,嘴里清脆地喊着:
“阿耶!阿耶!”
李复的心瞬间被这声呼唤填得满满的,他弯下腰,一把将冲过来的儿子捞起来,高高举起,惹得李睿发出一连串咯咯的笑声。
一手将孩子抱在怀中,走到自家夫人面前,牵起了她的手。
“我回来了。”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化作一个温柔的笑容。
千般牵挂,万种担忧,如今相见,都了然。
“走,咱们回屋里,外头冷。”李复笑道。
一家三口往厅中走去。
“小狸奴,有没有想念阿耶?”
“想。”李睿用力搂住李复的脖子。
小桃和翠竹赶忙奉上热茶和暖炉。
一时之间,整个宅院里都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温暖与热闹。
厨房院子里,柳娘更是撸起了袖子鼓足了干劲。
郎君可是有三个多月没有吃到家里的饭菜了。
这回郎君回来,这个冬天,一定要把郎君喂的白胖白胖的,在外吃了这么多苦,都要补回来。
夜晚,氤氲的热气蒸腾,驱散了骨髓里最后一丝寒意与疲惫。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水温微凉,他才意犹未尽地起身,换上洁净柔软的寝衣。
内室里,烛火已被拨得幽微,只余下床边一盏灯台,散发着朦胧而温暖的光晕。
李韶已卸下了钗环,如墨的青丝披散在肩头......
从李复手中接过擦拭头发的布巾,示意他在梳妆台前坐下。
李复顺从地坐下,感受着她纤细的手指穿过他微湿的发间,用布巾轻柔地、一遍遍地按压、擦拭。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韵律。
指尖偶尔不经意地触及李复的头皮或颈侧,带来一阵微凉的、酥麻的触感。
发丝半干时,李复起身,一把抓住了自家夫人的手臂,拿过布巾,扔到了一旁,随后双手一抄,直接将自家夫人打横抱起,走向了床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