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太子施粥(3 / 4)

息,家园重建!现在,请大家依次领粥,保重身体!”

大唐储君,东宫太子,亲自为百姓们施粥。

李承乾学着旁边伙夫的样子,用木勺在滚烫的粥锅里用力搅动了几下,然后舀起满满一勺浓稠的热粥,小心翼翼地倾倒入排在最前面那位老人颤抖着伸出的破碗中。

“老人家,小心烫。”他下意识地叮嘱了一句。

那老人双手捧着碗,看着碗里实实在在的热粥,再抬头看着眼前这位亲自为自己盛粥的太子殿下,激动得老泪纵横,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深深地、几乎要将腰弯到地上地鞠了一躬。

李承乾心中酸涩,却努力维持着脸上的平静。他继续为下一个人盛粥,动作从最初的生涩,变得越来越熟练。

“太子殿下亲自给咱们盛粥……”

“活菩萨,真是活菩萨啊!”

低低的议论和啜泣声在队伍中蔓延。

李复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看到李承乾的额头因为靠近热锅而沁出细密的汗珠,也看到他眼神中的稚气在烟火气中一点点褪去。

这一趟出来,得人心,得成长。

李承乾,绝对不是深居东宫,不知民间疾苦的太子储君!

夜晚,经过雨水冲刷的天空格外的深邃,墨蓝色的天幕上,繁星如碎钻般璀璨闪烁。

营地里的喧嚣已经停下了。

人们并没有多余的力气去做别的事情。

今天的一碗粥,只是将他们从濒死的边缘拉了回来。

饿着肚子的人,做任何事的精力都没有。

虽然队伍来这里,带了诸多物资,但是比起灾民的数量,仍旧显得微不足道。

李复写信,着曲阳河快马加鞭赶往临颍服务区,依旧是以朝廷的名义,去服务区调集物资。

不过,或许那里也已经有灾民过去求救了。

有李承乾这个太子在,跟周围的州县道府打欠条也更方便了。

朝廷会还的。

眼下物资只是没有运送过来,等送过来,再还也是一样的嘛。

救急。

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百姓们身上裹着能找到的一切御寒之物。

也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明日还会有粥,不用过那等茫然走在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的日子。

鼾声、梦呓声、还有孩子偶尔的抽泣声交织在一起。

几堆篝火在营地关键位置燃烧着,发出噼啪的轻响,既是为了驱赶秋夜的寒意,也是为了警戒。

巡逻的护卫手持兵刃,脚步轻缓地穿梭在棚户之间,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下拉得很长。

营帐里的李承乾,揉着酸麻的胳膊。

杏黄色的袍袖上沾满了灰尘,他却无暇顾及这些。

李复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边,递过去一个水囊:“累了吧,喝口水。”

李承乾接过,仰头灌了几口清凉的水,长长舒了一口气。

“王叔,来到这边,即便是有王叔在身边,事情做的依旧辛苦,当初王叔初次到临颍的时候,岂不是更艰难?”

“那时候朝廷还并没有这般富裕。”

李复无奈一笑。

“是啊,那时候朝廷的日子也不好过。”李复说道:“不过,王叔自有办法。”

欠条嘛。

有一就有二。

更别说,这次比较好的是,上次的欠条,也早都还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有了名声在,还怕借不到?

要是不还,李二凤的脸往哪儿放?

这叫用别人的脸面,办别人的事。

“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哪怕过程会艰难。”

“咱们并非站在原地,一步不动,只要挪动脚步,不管挪多远,那就是前行。”

李承乾点了点头。

“今日施粥,我只是做了这么一点事情,他们就对我如此感激....”

说起这个,李承乾心中复杂。

“对他们而言,这一碗粥,就是命。”李复的声音平静而深邃,“你给予的,是活下去的希望。这份重量,你感受到了吗?”

“很重,但是我愿意扛起来。”李承乾认真说道。

李复拍了拍

最新小说: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大唐男保姆 不学鸳鸯老 灭世魔龙三岁半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九娘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回到汉朝当大佬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