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翎特使一手举着一卷奏章,骑着马一路狂奔到两仪殿外,翻身下马,连滚带爬的冲上了台阶。
殿外守卫见到红翎特使,不敢拦截。
一路冲进了两仪殿内。
“启奏陛下,紧急奏报!”
“山东、河南等地今日秋雨连绵,黄河决堤!四十余州发大水!已成泽国!”
李世民猛然起身,疾步走到信使面前,一把抓过奏章。
\"王德!\"皇帝声音淬火般炸响,\"即刻召三省重臣,两仪殿议事!”
暴雨敲打着琉璃瓦,如战鼓般震耳欲聋。
房玄龄等人沿着走廊,进了两仪殿。
“臣等......”
李世民挥了挥手。
“都坐下说。”
“这是红翎信使刚刚送来的奏报,秋雨连绵,黄河决堤,山东,河南等地,四十州发大水。”
“陛下,臣以为,当立即开永丰仓,存粮装车,前往灾地赈灾。”
杜如晦抚须。
“含嘉仓也要开仓。”
秋收已过,税收也都已经入仓,朝廷有足够的底气开仓赈灾。
但是百姓家里就遭了难了。
即便是秋收过后,家中有余粮,可是大水一来,房屋都保不住,更别说是存粮了,怕是都被水冲走了。
只是失去了粮食倒还好说,就怕看到奏章上报的伤亡人数。
怕是到现在,都还没有统计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呢。
大水无情。
“不仅仅是开仓,前往赈灾的官员名单,你们拟定一下,另外命太子即刻赴河南!”
“陛下。”房玄龄连忙站起来。
“太子殿下他......”
房玄龄不是很赞同这个时候让太子前往赈灾。
李世民挥了挥手。
“无需多言,太子身为储君,他不是养在深宫里娇嫩的花朵。”
“另外,三省明发诏令,\"沿岸商船、渔舟悉数征用!敢藏匿者以谋逆论处!\"
“一切,以救人,救灾为主。”
现在朝廷不缺钱粮了,那就用尽一切手段,保住百姓的命!
能救一个是一个!
一个也要救!
“前往赈灾,不管是长安派过去的官员,还是当地的官员,但凡发现有贪墨者,朕就用他们全家的脑袋去填堤坝!”
“克明,前些年,修筑黄河堤坝的账目,官员名单,全都重新核查一遍。”
“虽说黄河决堤,并非头一次,天灾朝廷没办法,但若是人祸.......”
李世民眸光锐利,扫视过殿内众人。
“臣遵旨。”杜如晦拱手应声。
过了两三年安稳日子,朝堂上一片欣欣向荣,府库充盈,结果来了一场大水,狠狠的让朝廷清醒了一把。
两仪殿里的众人散去之后,李世民专门让王德去了一趟东宫。
明面的诏书要颁发,私底下父子两人也要面对面的说一说这件事。
包括,到了受灾之地,要如何开始做事,要做什么事。
李世民也不放心李承乾,但是身为太子,这些事情他是一定要去做的。
身为储君,也要得人心。
东宫正殿,李承乾跪接诏书。
“太子殿下,陛下说,让您去两仪殿,陛下还有一些话,想要叮嘱您。”王德躬着身子说道。
“好,有劳王大伴了,孤这就过去。”李承乾微微颔首。
李承乾自东宫去两仪殿,身后内侍和护卫随行,行至殿外廊下,内侍护卫停步,李承乾独自走入殿中。
内殿,李世民从阴影中走出。
“阿耶。”李承乾拱手行礼。
“阿耶让你去河南赈灾,你怎么想?”
李承乾垂首。
“儿臣身为大唐太子,自当为君父分忧,为百姓解难,此番前往河南赈灾,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历练,是亲眼去看被大水肆虐之后的土地,流离失所的百姓是如何凄惨,为他们铺一条活路。”
李世民微微颔首。
“你此番前往,阿耶让张亮随行。”李世民说道:“到了那边之后,长安会不断的给你送消息。”
“到时候,地方上该敲打敲打,该抚恤的抚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