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学生蹲到庙里去了,这可还了得?
“其实,我倒是觉得......”
“如果已经到了不能对其动手的地步,不妨,咱们也利用利用这个书院,进去分一杯羹。”
此言一出,引得厅内几位老者纷纷蹙眉。
气氛也随着这般提议而骤然一变。
这位老者脸上露出的表情,明显是不赞同的。
“荒谬!”一位脾气比较急躁的老者率先呵斥:“那泾阳王弄出的书院,与我等士族之道明显背道而驰。”
“什么匠作,农技,甚至允许商贾之事登堂入室。”
“如此乌烟瘴气的地方,吾等避之唯恐不及,又岂能自降身份,与之同流合污?”
另外一个老者抚须颔首,颇为赞同。
“正是此理,我族家学渊源,诗书传世,钟鸣鼎食,那书院,大多都是奇技淫巧,逐利之术,长此以往,书院学生重利轻义,若让我家中子弟去学这些,无异于自毁根基。”
那提出建议的年轻人被如此驳斥,倒也不恼,而是耐心解释着。
“诸位叔伯息怒,小侄并非是让家中嫡系子弟去弃文从工,或者是去那边书院读书学习,而是,另辟蹊径。”
“这长安城里的其他大户人家,也断然没有将自家嫡长子送去的道理。”
“吾等家中,除了嫡系子弟需继承家业、攻读科举正途之外,难道就没有些资质寻常的庶子、旁支?或是那些依附于我家、需要安排的旁系子弟?”
“看他们从族中选中的人,无非就是一些庶子旁支,本就是于仕途家业官爵无缘之人,给他们安排一条路,也不失为为家族着想。”
“让他们去书院,学些东西,去亲眼看看书院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如何教导学生的,既能给他们找个好去处,也能更熟悉那边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