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巽风和吹王者归 > 巽风和吹王者归 第330集 麦浪递信

巽风和吹王者归 第330集 麦浪递信(2 / 4)

查看麦种发芽情况,蹲在泥炭地里捻土块,手指沾着黑泥也毫不在意,他才明白,这位殿下是真的懂土地,懂农户的苦。如今,麦子不仅长出来了,还结出了这么饱满的穗,他有太多话想当面说,太多事想当面汇报——那些藏在麦粒里的感激,那些关于麦种未来的想法,只有对着这个人说,才觉得踏实。

三日后的清晨,都柏林城堡的书房里,我正对着地图标注各郡的麦收进度。橡木桌上摊着各地的报喜信,有的写在粗糙的草纸上,有的用麻布包着几颗新麦,墨迹未干,字里行间都是麦香。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空气中飘着新煮的浓茶香气——这是我从黑水河学来的习惯,麦收时节喝浓茶,解乏。

侍卫长麦克白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军靴踩在地毯上,几乎没声。他递上封信,铜制的徽章在阳光下闪了闪:“殿下,基尔肯尼寄来的,邮差说是急件,标了‘亲启’。”

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边角有些磨损,右下角写着“艾琳代笔”,字迹娟秀,左下角却画了个小小的麦穗,穗尖还点了颗墨点,像颗饱满的麦粒。我认得这标记——雷蒙德总爱在重要的东西上画麦穗,上次他托人送来的麦种样本,布袋上也绣了这么个图案,肖恩·奥康奈尔说,这是雷蒙德的“土地印章”,代表着“说到做到”。

拆开信纸,艾琳的字迹跃然纸上,笔画工整,却处处透着雷蒙德的口吻,那些朴实的话,像从泥炭地里长出来的麦子,带着泥土的厚重:

“塔顿殿下:

见信安。

共壤麦已收割完毕,亩产千斤有余,麦粒饱满,咬开尝过,淀粉足,麦香浓,比黑水河的麦种更醇厚。基尔肯尼的农户都在打麦场上唱歌,晚上燃起篝火,烤着新麦做的饼,说这是三年来第一个能吃饱饭的秋天。莫琳大婶的小孙子,以前总饿哭,现在脸蛋都圆了,见人就举着麦饼笑。

有件事,我不知当讲不当讲。收割时发现,香农河沿岸的共壤麦,比黑水河的麦种多了两个分蘖节,麦粒也更饱满,抗病性尤其强——前阵子科克郡的麦田闹锈病,咱们的麦子就没受影响。肖恩先生说,这是麦种在泥炭地自然变异的结果,是土地给的礼物。若是能保留这种特性,推广到更多涝地,说不定能解爱尔兰的粮荒,让更多孩子不用饿肚子。

我想当面把变异的麦种交给您,让农学家看看能不能育种。还有……想谢谢您。若不是您给我这次机会,我现在还在监狱里,天天看着四面墙,不知道土地原来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也不知道人原来能重新活一次。以前我总觉得,犯了错的人,这辈子就完了,是您让我明白,土地不记仇,人也能重新开始。

若您有空,我在基尔肯尼的打麦场等您。打麦场边的那棵老橡树下,我会把最好的变异麦种放在木盒里,锁上,钥匙留给肖恩大叔。无论您来不来,我都会守着那些麦种,等您派人来取。

雷蒙德敬上

艾琳代笔”

信纸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麦穗,旁边用铅笔涂了片金色,像麦浪在阳光下的模样,涂得不均匀,边缘还出了界,透着股认真的笨拙。

我放下信纸,望向窗外。都柏林的街头已有农户推着新麦做的面包叫卖,粗布篷布掀开,香气顺着风飘进城堡,带着阳光和酵母的暖意。去年这个时候,戈尔韦郡的农户还在为歉收哭泣,有人背着孩子去教堂乞讨,而现在,香农河的麦浪已经能托举起希望了。雷蒙德信里说的“变异麦种”,我早有耳闻,肖恩·墨菲上周就寄来过样本,只是没提过是雷蒙德先发现的——想来,这个沉默的汉子,总把功劳往别人身上推。

“备马。”我站起身,将信纸折好放进皮袋,皮袋上绣着王室徽章,此刻却觉得,这封朴素的信,比任何徽章都有分量,“去基尔肯尼,告诉雷蒙德,我去看他的麦场。”

麦克白愣了愣:“殿下,下午还有戈尔韦郡的粮荒汇报……”

“推迟到明天。”我扣上披风的铜扣,“麦收不等人,有些事,得亲自去看看才放心。”

基尔肯尼的打麦场在香农河边,是片开阔的泥炭地,被石碾子碾压得平平整整,像块巨大的褐色绒布。雷蒙德正和农户们一起扬场,木锨扬起的麦粒在空中划出金色的弧线,阳光穿过麦粒,像下了场金雨,落在麦堆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听见马蹄声,他猛地

最新小说: 大唐男保姆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火烧黎明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灭世魔龙三岁半 回到汉朝当大佬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九娘 不学鸳鸯老